(1)执行依据错误。比如,执行了确有错误或者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裁定中止执行后还在执行。(2)执行行为违法。比如,执行人员消极不作为给当事人造成 法修正案(草案)将第十四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有权以检察建议、抗诉方式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确立了近年实践的检察建议监督方式,但对一些必须的监督权力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8.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以及重要私权利益的最后堡垒。 二、关于抗诉范围的问题 抗诉是目前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唯一形式,然而立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它是被规定在审判监督程序 以下裁定应归为可抗诉范围: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管辖权异议的裁定;财产保全的裁定;先予执行的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裁定;终结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35.html -
了解详情
移送的本案事实材料,有权了解人民法院补充调查的有关证据材料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经证人同意,可以向其进行补充性调查取证。如果代理人不是执业律师,则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为被害人请求物质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物质损害赔偿属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0.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书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评述,明辨是非曲直,确定当事人责任的论理过程。 目前,民事判决书对诉讼过程的许多内容仍未公之于众,还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影响了判决书的 转换程序情况、追加、变更当事人情况、诉情况以及延长审限、管辖权异议、中止审理、财产保全等情况。 2.对庭审的全部过程(包括庭审举证、质证、认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59.html -
了解详情
则侧重于在事实上实现民事权利,可以将其称为实现民事权利的程序。其次,强制执行和民事诉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指导原则和程序设计。审判和执行都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组成部分 、执行担保、执行程序的暂缓、中止与终结、委托执行、执行竞合、参与分配的具体程序、交付财产的执行、完成行为的执行、保全执行、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00.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它必然要求制作者在文书中将对案件审理有重大影响的诉讼活动,如追加当事人、司法鉴定、中止审理、财产保全等情况叙述清楚,要知道,从一定单方上讲,程序 在民事裁判文书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在民事裁判文书中,透明原则反映在诉讼证据的公开。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立案受理情况、开庭的时间、次数,当事人主体的变更、追加、合议庭成员的变更、审限中止情况等基本流程,其结果是无法突出时间主线和案件的立审流程,不利于规范化的流程 诉意见等;二是在当事人诉称、辩称后完整地列举支持其主张的证据,体现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基本规则;三是突出争议焦点,对当事人的诉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3.html -
了解详情
职责,郑玉波先生称其为间接义务,并举票据法的规定加以说明。在票据法上为了保全追索权,法律通常会规定持票人应为一定行为,如提示或作成拒绝证书等,倘若 对方当事人所更愿意看到的,因为由此他可以赢得这场诉讼。35200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同样规定,当事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6.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引起对案件再审的法律文。人民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书后,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开始再审程序。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进行再审时 ,充分体现了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与作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互相制约的关系。 特别指出的是,人民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1.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书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评述,明辨是非曲直,确定当事人责任的论理过程。 目前,民事判决书对诉讼过程的许多内容仍未公之于众,还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影响了判决书 程序情况、追加、变更当事人情况、诉情况以及延长审限、管辖权异议、中止审理、财产保全等情况。 2.对庭审的全部过程(包括庭审举证、质证、认证的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