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应如何认证,是否需要经过庭审质证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66条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因此,法院调取的证据 的事实,由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质证,从而避免法官参与质证的尴尬局面。其次是区分举证指导和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一些当事人欠缺法律知识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4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行使,一般多用可以表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就属选择性规范。倡导性规范属于选择性规范的 ,实体公正是无形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法治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因此证据规定一经出台,人们只注意到了其所强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3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完备且庞大的开示证据发现真实的制度,它对发现案件真实,促进和解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的 其实,我国目前的诉讼制度本身就有了解对方提供证据情况和调解、促进和解的功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0.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上的偏差,而特设的一种补救和监督的程序。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的规定来看,审判监督程序包括三种:人民法院自身的审判监督;当事人 前提,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再审的事由从实体上包括:1、足以影响裁判公正的证据,后经司法认定系虚假、伪造或变造;2、裁判生效后发现的新证据,足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1.html -
了解详情
文件为依据指定江苏省科技厅为本案的鉴定机构,违反《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鉴定人员与被上诉人有利害关系,鉴定范围不清,鉴定意见所依据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531.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解决。同时,提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亦是导致人民法院终审裁判没有司法权威和再审程序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应取消或限制人民法院依据审判监督程序启动 同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2年。笔者认为时间过宽,应予缩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当事人申请再审和调取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或者要求当事人提交能够证明其实体权利的证据,这无疑在起诉难的症结上雪上加霜。 总之,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起诉条件过于严格,导致法院在决定对当事人 ,可以暂不受理。再如,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做好立案工作既是要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行立案审查,又要考虑到维护社会的稳定,讲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1.html -
了解详情
状态,即只要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随时有权依职权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申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 需取消该司法解释第38条第2款关于“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的规定,即交换证据就是交换证据,不再和证据的举证期限挂勾。 对本文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判,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9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见两种诉讼联系之密切。从 行政给付义务以及自己属于给付对象,并说明应当给付的具体数额。这一点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并不矛盾,不存在加重原告诉讼责任负担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权利及其他各个方面等均由民事诉讼法加以规定。宪法对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制度基本上没有做出规定。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人民法院都无须在民事诉讼中援引或适用宪法。但是 中,陪审团的选任是案件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审理过程中,一切有关案件事实和证据的问题都呈现给陪审团,然后由其作出裁决。经过陪审团裁决的事实,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