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第6期;《实践中的民事审判(二)——五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载《北大法律评论》第六卷,第1辑;《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载《 的就是这类情形。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在我国社会的特定语境之内与这类情形有关的规则究竟是什么,则会发现在给审判带来的影响只停留在法官裁量权限范围内的取舍选择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4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前如未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无需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从而加快了工伤认定法律程序,对保护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我要通报 ?以前在审判此类案件当中碰到哪些问题或者困惑?谢谢。 赵大光:你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司法解释第一条的问题,第一条的规定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781.html -
了解详情
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如果农民修建二层及二层以上住宅承包给他人修建,是否属于自建?高低层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农民将住宅承包给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其签订的合同 民事案件,不适用于合同纠纷等其他民事案件。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32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执法者的法官,本应一视同仁,但中华法系重实体轻程序的劣性效应却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审判实践。君不见先结后立、以结代立、不结不立、不按时 必要的审判厅、录音、录像器材。 第四,坚持不懈地进行全民普法教育。民事诉讼是法官的审判活动与当事人诉讼活动的集合。一方面要着力培训法官,真正按照《法官法》考核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5.html -
了解详情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之法律原则,这注定了该案审判的终审不终及其必然会走向再审程序。 【关键词】齐二药假药案;民事诉讼;追加被告;证明责任;判决;申请再审 【写作 参诉的被告确实提出了这一要求,法院决定是否追加的基础应是什么?法院对未参诉被告的追加是否需要以获得原告同意为前提? 笔者认为,假药案属必要的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2.html -
了解详情
的组成部分。送达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送达制度的立法和司法也应该体现民事诉讼的核心价值正当程序原则。送达的直接功能就是通知,在法理上 年8月29日。 [2]法释[2002]15号,2002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5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6月22日起施行。 [3]这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313.html -
了解详情
个环节顺次排列在民事诉讼程序的时间轴上。其中的证据收集,是提出和运用证据的基础和开端,决定着哪些客观存在的证明材料最终会进入民事诉讼的证明过程,故 的法理又是什么?最初可能是陪审制,但如今已经鲜见陪审团踪影的英国民事诉讼却依旧维持了旧有的诉讼特征,大陆法系在允许陪审团参审后也并未全面实现即日审判,这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13.html -
了解详情
[32]尽管在立法理由中指明所谓第三人为特定类型中受裁判效力拘束的第三人,但同样没有指明特定类型究竟是什么。因此,也就发生了究竟哪些人应当属于受判决效力扩张 再审的某些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回应人们对现行制度修改的诉求,但客观地看,有些诉求并不是在充分了解民事诉讼的法理和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9.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的市场中自由竞争,选择与自身功能和社会定位相匹配的类型。 最后,国家在程序模型中的角色是什么?传统模型在对纠纷解决机制类型化时,没有引人国家 的高度程序化。也因此,只有将调解与诉讼分离,才能保证适用民事诉讼时充分遵循程序,避免审判者以调解之名,逃避民事诉讼的种种负担。 [66] 第三,提高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2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层面上,应当考虑到 1991 年《民事诉讼法》立法背景是在法院实行审执合一的体制之下,当时执行程序独立于审判程序的观念尚未形成这一观念只是在该法实施 ]。均载于陈桂明、王鸿翼主编:《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监督制度完善》(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2010 年卷)(下卷)(下简称《20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8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