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则是从无罪推定原则中派生出来的。所谓的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既无法证实其有罪也无法证实其无罪的情况下,不认定被告人犯罪 疑罪从无原则适用的几种情况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应当按照疑罪从无原则处理:1、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3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一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 证据,无法排除本案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行为,遂对此问题开展调查,并去看守所调取被告人出入所的健康记录。看守所所长一直避而不见,导致调查工作无法进展。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26.html -
了解详情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上的巧计获得供述,或至少获得承认(软性供述),以及任何将会使得嫌疑人牵连入犯罪行为的信息。嫌疑人必须作出明确清晰不含混的会见律师要求 。如果被告人本人作对其有利的证言,则法律允许非法获得的供述在审判中获得采纳,因为这可能能揭示出被告人实施作伪证。另外,在被警察讯问时保持沉默而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03.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更能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而让自认适用于较宽松的证据规则,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同案中被告人供述的性质认定问题, 下,供述者对自己的所为的自白或者自认与他对共犯中他人的攀供也有明显不同,那么为什么同将两者界定为口供呢?我们认为,这是刑事法学人道主义背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6.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的非法行为。因此,排除规则是执行宪法保障人权的一个方法。 现代司法重视追究犯罪责任与保障人权的平衡,突出司法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标准,这是司法得到认可和 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即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作为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897.html -
了解详情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越来越注重追求诉讼的民主性与科学性,现代刑事诉讼追求控制犯罪与人权保障双重目的并重,人权保障价值也由此获得了重视。现代人权保障理念 司法人员,造成冤假错案。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言词证据的范围,应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以及鉴定结论。 4、非法言词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62.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还是潜在证人,都是刑法典第306条所指的证人。何兵教授则认为,就本条的犯罪构成来说不应包括潜在证人,因为所有的人都可能是潜在证人。若包括的话,律师 可不可以问其有没有被刑讯逼供,以及律师是否可以将其他同案嫌疑人的供述材料告诉给被告人。何兵教授认为,被告人陈述前,先问有没有被刑讯逼供,这是对律师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15.html -
了解详情
质疑过程。 根据刑事诉讼法47条的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 结局如何,同他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他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或者真真假假,真假混杂。基于此法庭质证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9.html -
了解详情
逼供、诱供,犯罪嫌疑是绝对不可能对犯罪现场的每个细节都供述的一清二楚的(除非嫌疑人有条件了解案件现场情况)。很多情况审判人员就是针对被告人对案发 。2、减少辩护律师取证限制和障碍,充分保护律师工作的权利;3、完善死刑被告人享有获得专业刑事律师帮助的权利。建议法律援助机构设定死刑案件辩护律师基础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61.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据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 以下列方法获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 (1)刑讯; (2)威胁、欺骗 尊重被害人的意见,加大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力度。既可以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犯罪控制方面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又可以解决现行审判中出现品格证据而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