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思路大致如下: 1.对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法院首先重申了《行政诉讼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即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规章 用参照一词表达了立法机关向司法机关一个法适用的指示,但参照引起的语义之争却久久不能尘埃落定。当年行政诉讼法的草案中那段文字为论者提供了历史解释参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22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和正当程序因而在法律上视为不成立,其实质是自始无效。[25]现行立法中明确规定的无效实为广义的无效,如果一概适用确认无效判决,则行政诉讼法 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5页;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249页。 [24]这一点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4.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特别是在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等的表述上,体现了法院对程序问题的关注。 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撤销的标准之一是违反法定程序,法院可以运用这一标准对 ,认为应当严格、审慎使用劳教,但是并没有大胆的、应然的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和法律适用的原则,弃《劳教决定》和《试行办法》不用,这是有制度原因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960.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的; (二)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 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54.html -
了解详情
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刑事案件,原则上由原审法院以外的其他法院审理。 规范完善统一的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工作体制。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 享有同等权力,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行使表决权。各级法院还围绕陪审职责开展以审判程序、职业技能、法治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如果有可能的话,人们宁肯选择通过公正的程序实施一项暴戾的实体法,也不愿意选择通过不公正的程序实施一项较为宽容的实体法。[5]罗尔斯说,关键是有 之效力的决定权就赋予了申请人,但这是符合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之现有精神的。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复议决定作出以后,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43.html -
了解详情
了实际操作机制,如果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行政规定甚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审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立法法》对行政规章的审查备案的程序和权限也做了具体规定。国务院在 ,《立法法》已经系统地规定了各级法律规范的适用力。客观地说,《行政诉讼法》实施的最初十年,人民法院进行规范的适用审查还存在一些困难。当时,尽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9.html -
了解详情
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 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五)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六)仲裁员在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35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规则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法律适用中经常遇到如何识别法律依据、解决法律规范冲突等疑难问题。为了准确适用法律规范,确保行政案件的公正审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已经进行了十余次的联合调研,并就十余个问题取得了基本共识和重要成果,对于下一步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也应当看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031.html -
了解详情
的顺利进行。”因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之一,即是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而民事实体法亦规定:“当事人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侵害公共利益。”而这 并无不妥,但公益代表人不是诉讼法上的概念,难以反映检察机关的程序地位,更反映不出检察机关应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18] 笔者认为,公益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