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程度上避免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使得断案法官在各种考核考评中获得优势,在职务晋升上获得优先的机会。但是,此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审级制度设计的 。一些担任律师或者本身就是当事人的人大代表也手持代表证到法院找说法,甚至藐视、威胁法院。对于人大代表本身就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者的案件中,应禁止其行使人大代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68.html -
了解详情
封邮件可能会导致5年以下监禁。[9]一般说来,联邦地区法官仅仅根据他们各异的良知,在给定的案件中,判处被告人从5年、10年、30年或者30年以上的各不 因取款机系统出错,许霆用只有170余元的工资卡取出17万元后据为己有,一审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许霆无期徒刑,而发回重审之后,在事实和理由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11.html -
了解详情
多且复杂,不易认定的案件,依民诉法现有规定也不能用简易程序,而应适普通程序,再一点是适当扩大合议庭,可以组成五人或七人的合议庭,以集思广益,避免三人 这与我国现行的民诉法规定二审认为一审事实不清的,可以发回重审是相矛盾的,应从立法上予以解决。 但是,二审并非完全不能对一审适用优势证据标准认定的事实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1.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主义色彩很浓。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当事人主义原则得到一定体现,但是由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过于原则,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不易操作,而且存在很多空白,所以司法实践中 问题等,这些规定是否属于法院必须履行的告知义务。有人认为,法院如果不履行告知义务,将以违反程序而将案件发回重审。本人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5.html -
了解详情
即藉已发生之犯罪构成事实,尤其结果,以判断行为人有无故意。[38]在一起放火的案件中,被告人将装有汽油的啤酒瓶扔至营业中的餐厅,引起地毯、天花板燃烧,经及时 之间的推定缺乏合理性,不符合经验法则。因此,中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推翻了高等法院的判决,发回重审。 四、中国台湾地区刑事法中推定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41.html -
了解详情
搞所谓疑案报请;上级法院为给下级法院所审理的案件进行把关,搞所谓批示、指示等等。 (二)刑事司法中隐形程序存在的原因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隐形 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法院往往将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7]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3(2)。 [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典条文数的1/10 以上,内容涉及除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以外的其他8 类罪行。以《刑法修正案(七)》为例,15 个条文涉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遇到疑罪,由于问题难以处理,索性将案件搁置起来;还有,检察机关的撤回公诉、审判机关的发回重审也都存在回避无罪判决的情形。(2)公、检、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1.html -
了解详情
后,在审判实践中,一审法院个别审判人员,因顾虑自己对案件判决后,怕当事人上诉可能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被定为错案承担错案责任,便在办案中刻意追求调解, 该程序前置于开庭审判,即对应当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受理后先进入调解程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反悔的再移送裁判程序。经过调解程序的案件,庭审中及庭审后判决前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当事人。对在裁判、调解过程中确有违反程序法的规定则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审理。对执行不当的,认真听取当事人的诉求,纠正错误的方式,采取大众公认的合法合理 查,即发回重审或全部改判案件、当事人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再审后改判案件、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案件、上级交办或转办案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执结的全部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17.html -
了解详情
尽的义务,如果违反此义务而导致当事人贻误举证时机,上级法院可以原审裁判程序违法而发回重审。当然,法官的释明义务是相对的,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法官 举证通知书来完成对当事人举证释明,还应在诉讼过程中,向当事人讲明利害关系,以强化当事人举证意识,积极推动诉讼进程,而不仅仅被动举证,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