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身份和特殊权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破坏了党和公职人员在人民群众的良好形象,破坏性极大。原国资委官员陈天晓因在原国家经贸委工作期间,挪用 又没有人监督,所以铤而走险,现在非常的后悔,说当时如果有人在监督,那自己就不敢挪用公款了。江苏南通市航道管理处原处长徐守余剖析自身犯罪原因,如是说:对一把手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38.html -
了解详情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以下简称村官)成立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作出解释,《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 人员的受贿行为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相比之下,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却没有把村官规定为渎职罪主体。笔者认为,对村官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88.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精神和倾向。注意两者条文差别体现的立法倾向细节。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 工伤保险基金的行为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涉嫌的罪名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 第五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5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建议他人买入该证券、期货的行为,可以构成内幕交易罪。而在我国目前刑法关于内幕交易罪中,此种行为在刑法上却不构成犯罪,造成无法可依的现象存在。 2 了:期货交易所、期货经济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客户资金的,按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但实践中:(1)其工作人员还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24.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现实境遇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首现于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的单行刑事法律中。1997年刑法全面修订时予以吸纳 法治失去了信心。 第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往往和贪污罪、受贿罪、渎职罪和挪用公款罪等相辅相成,很难独自成立。为了加大打击力度,应与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98.html -
了解详情
;在初查过程中,不得对被调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进而在1999年高检院发布了《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界定“初查是 。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开展一般是“从事到人”,与此的不同的是,贪污贿赂犯罪、挪用公款等案件,一般很少有现场可查,举报又不及时,并且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40.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人员裁判的重大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严重妨碍审判的难题。如在我省余卉涉嫌挪用公款罪一案、“牛虎铜案”铸造专利技术一案、1999年湖南省第一大假药案、 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消除社会上自封的所谓的司法鉴定机构的不良影响有积极作用。关于司法鉴定的定义,目前国家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专家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81.html -
了解详情
强奸罪,那么,依此类推,若一定时期内行为人实施贪污行为时又常常会挪用公款是否也为其度身订做一个贪污挪用公款罪呢?若一段时期内行为人在制造假农药时,又利用 犯条文的,这便是79刑法第191条第2款。79刑法第191条第1款是关于邮电工作人员私拆邮件妨害邮电通讯罪的一般规定,第2款的内容是“犯前款罪而窃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2.html -
了解详情
大肆从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职务犯罪活动,导致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发生。(二)直接原因——权力的蜕变国家从社会分离出来, 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确定了新形势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3.html -
了解详情
准确把握,特别是严格掌握法定减轻处罚的条件。同时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对于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 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对依法扣押、追缴的赃款一律判决予以没收,并依法对其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