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①颁布,该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此项工作作 化审理29件,占同期出庭支持公诉案件的74%,占提起公诉案件的35%.一、操作方案(一)适用原则及前提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1.html -
了解详情
又脱离客观实际情况,是不可能付诸实施的悖论。”(引自“第三届全国刑事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通讯2004/06/20)检察院系统正在加紧组建自己独立的司法鉴定四级体系 ,当事人双方一致的尊重当事人意见;当事人双方不一致的,由法院指派。⑵刑事公诉案件,在提交法庭的证据中有鉴定结论的,经法庭审核符合证据要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30.html -
了解详情
七种情形以外,只要是被告人对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的第一审公诉案件,均可适用此《意见》审理。该《意见》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对于 进行对抗,只有公诉人提出了具体的量刑建议和理由,辩护方才能发现公诉人在量刑情节和刑事政策的适用上的遗漏或错误,有效地展开量刑答辩,双方充分阐述各自的量刑观点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5.html -
了解详情
以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的行使。第五,目前,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的很少,这不符合刑事诉讼控辩原则,主审法官一身兼二职,不符合法官中立 ,使合议庭成员能够详细了解案情,同时揭穿被告人说谎和隐瞒的犯罪情节,查明各被告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有助法官公正断案,保障司法公正。四、对于适用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诉案件的处理大体要经过立案、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判决几个阶段。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每一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证明 诉讼效率,不符合法律适用中的及时性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移送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并不能决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最终命运,为了兼顾诉讼效率,也没有必要达到“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1.html -
了解详情
制作规范的高质量的第一审公诉案件刑事判决书,不仅是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法官主要的具体的工作之一,而且是法院提高整体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确保公正高效司法的 个案中具体的被告人的加害行为也缺乏相对应的被害人。3、“补充通知”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在理由部分中明确要求“结合庭审查明的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轨迹,剖析未成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7.html -
了解详情
有较大的差异,应该进一步细化规定,比如将不起诉率分为普通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案件或者职务犯罪案件等。也有人认为可以按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 上公诉部门设置预警指标后,还应采取配套措施,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随着公诉案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因此制定被告人权利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9.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既是当事人,就应享有上诉权这种当事人所应享有的重要权利;而且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对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html -
了解详情
知名度或达到其他目的,无形中为社会丑恶势力的滋长提供了土壤。第二、公安机关对轻伤案件的处理随意性太大,既可以尽力促成调解也可以将行为人作为犯罪分子打击,没有限制的权力很容易滋生腐败。第三、一旦已调解好的轻伤案件又以公诉案件处理,行为人会把受刑事处罚的怨恨加到受害人身上,将会引发新的矛盾,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1.html -
了解详情
。修订的刑诉法不仅把被害人提高到当事人的地位,而且赋予了很多重要的诉讼权利。如犯罪被害人在公诉案件程序中依法享有回避申请权、诉讼代理人委托权, 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弘文堂,2001。 [3][日]小六法[S].有斐阁,平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