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价值取向的非讼思想的一脉相传,以及从古至今日臻完善的调解资源的不断积淀,使得刑事和解在中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它既符合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诉讼观念和期望, 认罪并向被害人或其近亲属道歉,并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作出赔偿或补偿(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责任,精神损失、财产的退赔等),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对被告人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96.html -
了解详情
犯等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不大,有悔改表现的案件,或者被告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案件,对被告人均依法予以从轻、减轻处罚,对 是否达成调解协议,只要被告方同意赔偿,都要先将赔偿款扣押在案,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处理。今上半年该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率为82%,不仅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8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认定能否和民事赔偿比例划等号呢? 律师观点: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只是对交通事故原因责任的确认,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责任不是民事责任,也非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二者 采纳的一种方式,但不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变更等。附带性审查交通事故认定发生在民事审判中,它不是专门确定交通事故认定是否合法有效。 全国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06.html -
了解详情
(一)争论。东莞市两级法院在多宗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中,提倡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并对作出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这种做法被称为赔钱 ,被告人将被害人致轻伤。案件发生以后,被告人及其亲属积极与被害人协商,想通过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以求得到被害人的谅解,但被害人拒绝接受,并坚决要求判处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44.html -
了解详情
及实体权利的意见,但人民法院决不应代替其他诉讼主体主动行使相关权利。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由于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职权主义 执行职务中致人伤、亡构成犯罪,受害人或其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对民事赔偿诉讼请求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69.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价值反而较少被注意,民法学者更多关注的也是生命权被侵害后的民事责任问题。[5]生命权的丧失意味着自然人本人已不可能享有救济性权利(actio personalis 近来,广东东莞的两级法院在多宗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中,提倡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并对作出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例如,2005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25.html -
了解详情
。在德国,根据1986年法的规定,被害人能够在刑事审判中向罪犯提出赔偿要求。这种规定使原来刑事附带民事程序的请求人得到了立法的帮助。因此,采取 这是长期以来被认为与量刑目的相关的证据。1986年联邦德国被害人保护法旨在扩大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尤其是保护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免受进一步的被害,以保护他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中存在“和解”的形式在我国刑诉法规定的自诉程序中,有一套类似于“刑事和解”的调解、和解程序。从自诉案件的法官调解具有三方角色、法官作为调停人旨在 和解的萌芽在审理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案件中,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告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否可以减轻自己的刑罚。而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1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所掌握的证据能否获得胜诉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并不征求被害人意见,也不以赔偿、道歉作为条件,被害人被边缘化,交易的结果很有可能违背被害人的意愿。而刑事 刑事和解的具体制度规范。在立法技术上,可在《刑事诉讼法》中将刑事和解作为一项与刑事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相并列的诉讼制度加以规定和增加相应的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6.html -
了解详情
《新法学周刊》 (NJW)2003,第74页已经简要提及。 20 在《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68b条以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直接从公正程序的合宪性权利中 检察官成为共同原告;法官有义务告知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被害人于刑事诉讼中有权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诉讼;被害人的诉讼费用由被告人承担;犯罪行为人是否对被害人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7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