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注:如1992年12 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 的解释》曾规定盗窃罪的对象包括重要技术成果。) 货款据为己有,是行为人通过实施签约、要求对方履约、接受履行等一系列积极追求 行为才发生的结果,从行为人的主观上看,他只可能是希望占有他人财物,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6.html -
了解详情
对危害行为定性正确,但由于立法问题使量刑结果背离罪刑均衡原则。 许霆盗窃ATM 案就反映了这个问题。一审法院根据被告人行为的性质,认定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作用,反而可能会成为新的社会冲突的爆发点。[10 ] 因此,司法机关在遇到疑难案件时,应从各个渠道倾听来自于民间的声音,并认真对待,以防止在对危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5.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益侵害, 但如果所增加的法益侵害并不是罪刑规范所阻止的现象时, 也不能视为法定刑升格的情节。以结果为例。某种结果是否对刑法所 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第239 页以下。 ⑤最高人民法院1997 年11 月4 日《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累犯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规定, 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84.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缺少酌减规定或者酌减规定被架空,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为了实现罪刑相称,可能会在案件的定性上想办法。例如,在前已述及的最高 庭。刑事审判参考,2002(3)。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5-50。 核准理由为:本案发生于亲属之间,犯罪情节较轻,被告人有悔罪表现。 [17]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54.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理案件时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事实不得再作为量刑时的考虑;而对立法者而言,刑法法条之间应泾渭分明各有规制,避免在对同一犯罪事实的评价上发生竞合 竞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该犯罪事实中实际上包括两个自然观念意义上的行为盗窃行为和毁坏行为,所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两个犯罪构成在逻辑关系上实属并列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2年12月11日制发的《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998年5 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之间的罪数关系 这两种犯罪在实践中也常常并合发生,如何处理也需要明确。我们认为,对于行为人同时实施了侵犯著作权行为和销售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9.html -
了解详情
是侵害更重的罪,当然对于教唆犯就不应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说来,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按照以下情况来进行处理: 1.教唆他人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 ,不能够定未遂,因为他人的财物被非法占有的事实已经发生。对于实行盗窃的被教唆人来说,因其只实行盗窃行为,成立盗窃罪,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3.教唆他人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07.html -
了解详情
任务在于保护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立场来看,如果证人陈述不是其耳闻目睹但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那就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国家裁判的公正性造成现实危害。能够造成 侵害所有权权能的一部分即他人对财物的现实占有。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为了说明盗窃行为达到了侵害所有权的程度,就需要在行为人的侵害现实占有行为以及对该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9.html -
了解详情
.1.3确定级别管辖 县级、市级工商管理机关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案件; 省级工商管理机关管辖本辖区发生的重大、复杂案件; 国家工商管理机关管辖跨区重大、复杂案件 1重点分析: 3.2.1.4.3.1.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其行为主体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2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定之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明知其行为会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发生 的故意,客观上要求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分析本案被告人的 ,反而可能会成 为新的社会冲突的爆发点。[10] 因此,司法机关在遇到疑难案件时,应从各个渠道倾听来自于民间的声音,并认真对待,以防止在对危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