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但二者又有所不同;首先,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同时具备法定期间的经过和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两个条件,而除 而取得的船舶所有权属于原始取得,因此该船舶优先权随拍卖而消灭。依民法的规定,民事权利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原始取得是不以他人既存权利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56.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是缔约过错损害赔偿请求权与消灭时效的关系。 (二)关于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 发生疑问的是合同法第129条,即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14.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职能,如果每个公民真正理解和遵循民法,也就意味着每个公民懂得自己享有何种民事权利,懂得捍卫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财产权益、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也就意味着每个 所以民事主体又称为权利主体;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实际上是主体行使权利的行为;诉讼时效制度实际上是权利行使的期限;而民法分则完全是以权利为内容展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9.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一样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保护才是完整的。对于民事权利,当没有完善的正当防卫和自助行为规定提供救济时,占有私力救济可以作为保护的补充 短期消灭时效,通常为一年;物权请求权原则上不实用消灭时效(包括诉讼时效),或适用长期消灭时效。例如,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94条和第195条规定,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31.html -
了解详情
恰恰是民法典统帅若干商事特别法律的最好形式。因民法典总则的主体、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以及代理制度均可以适用于商事特别法。也只有在民法典总则的立法模式 制度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基础。“人格”与“人格权”是两个不同的制度,“人格权”与其它民事权利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主体相分离,如死者的名誉权保护问题。人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1.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是缔约过错损害赔偿请求权与消灭时效的关系。 (二)关于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 发生疑问的是合同法第129条,即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22.html -
了解详情
和民事争议的事实应当予以叙述;判决书的理由部分应当分别阐述行政诉讼部分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理由适用各自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判决主文部分应当将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 行政行为内容为界限,分三个不同层次的诉讼期限。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对涉及身体受到伤害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就会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就失去了法律保护。 为了防止超过 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4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化往往导致货物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建议不要轻易选择主动违约、解除合同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平等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更有利于减少损失。即便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时有发生,注意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可采取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以向对方发送信件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333.html -
了解详情
。 二、人格权编草案的十大重要亮点 第一,严格区分人格权与人格的概念。人格是指主体资格,一般与民事权利能力相对应;而人格权则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 时效制度,而人格权请求权本身则不受诉讼时效之限制。事实上,在该两者分离之后,我国民事立法中就会形成由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与知识产权请求权所组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06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