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刑事裁判引起直接的法律效果,或者具有特定的约束力。刑事抗诉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必须引起人民法院的开庭审理,而不是书面审, ,又是审判监督者,它的法律地位具有双重性。该法第1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且监督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47.html -
了解详情
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抗诉。案件经第二审法院审理后,即告终结,当事人不得再就第二审判决 审无罪判决或者依法应处刑罚与原判实处刑罚相差过大而不予改判将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允许检察机关抗诉和第三审法院改判外,对于适用法律有错误的其他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1.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从2007年修改民事诉讼法以来,程序错误成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检察院抗诉再审的独立性法定事由,这就为程序监督增加了正当性依据。其六,由案件监督向案件 ,要首先获得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的首肯和配合;如果法院不予配合,检察院则无以进入民行诉讼领域,而检察院被排除在民行诉讼领域外,在诉讼构架和程序外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95.html -
了解详情
被法院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适用。除1例检察院抗诉援引第112条时法官未提及以外,其余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法官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适用的比率为 件裁判对原、被告进行处罚/制裁,其中含1件为不予退还预交的案件受理费;1件因当事人已受刑事处罚,不再进行民事处罚;1件原审被告被追究刑责;1件裁判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65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报案材料或法医鉴定等。 (6)对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的案件,原告应提交被告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证明材料及公安机关 宣判: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359.html -
了解详情
条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随时所作的解释,对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应当限定为在开庭审判前。这种随意解释 定罪量刑的新证据,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形。第8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全面审查原则及重点审查的内容,列举了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的抗诉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判决、裁定错误的抗诉。③刑事抗诉业务水平不高,抗诉的随意性大,效果差。④抗诉出庭工作不力。对抗诉的标准、抗诉案件的出庭程序 上完善刑事诉讼监督 1.强化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垂直领导关系。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所确立的检察领导体制是监督与领导结合的领导体制。尽管这种领导体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公开性。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程序中报捕、审查、批捕(决定)程序一律不予公开,当事人无权对之行使质证权,就批捕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嫌疑人在逮捕程序 。其二是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和监所检察机构力量薄弱。许多基层检察院民行科、监所科只有2人或者3人,这样使得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或者疑难、复杂案件时往往显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5.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指标是一个硬性要求,在实践中,不是完全确定判决错误的案件,检察院不会选择硬性的抗诉而选择相对柔和的检察建议,这样就对被害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失 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不被重视、被害人没有上诉的权利,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狭窄和一旦放弃就不可逆转以及社区矫正没有被害人参与的问题。我们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358.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指标是一个硬性要求,在实践中,不是完全确定判决错误的案件,检察院不会选择硬性的抗诉而选择相对柔和的检察建议,这样就对被害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失 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不被重视、被害人没有上诉的权利,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狭窄和一旦放弃就不可逆转以及社区矫正没有被害人参与的问题。我们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31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