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真实再现争执事实实现个别实体公正的需要;其二,基于民事诉讼法向民法的靠拢,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即诚信原则必然支配程序法领域;其三, 诉讼秩序的必然要求。需要明确的是,基于诚信原则的道德性特点,诚信原则进入民事诉讼可广泛作用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法院之间、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18.html -
了解详情
之“利害关系”指实体法规范规定的诉诸法院保护一定主观权利的可能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3条第2款规定,诉状应载明当事人与法院,提出请求的 传统当事人理论不能进入诉讼的当事人就有可能通过胜诉判决获得司法救济。五、民事诉讼当事人与正当当事人制度的实证分析我国实定法与司法解释中关于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缺乏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保障。针对此,笔者拟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论述民事执行制度存在问题的病理及对应措施。 二、实体法保障的缺陷及弥补 一般认为 章教授的观点已经加以明确; 二是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行为性质的不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但是,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机关究竟应该如何执行,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85.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仲裁协议,从而排除了仲裁程序,这样有时是不利于纠纷的处理的。 海事诉讼法中则规定海事请求保全执行后,有关海事纠纷未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的, 积著,《中国的海事审判》,法律出版社,2002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江苏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陈珑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80.html -
了解详情
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完全取决于实体法的规定。 (二)我国“双重含义”理论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务界最初使用的“举证责任”一词是直接从日本“进口”的, ,要求人民法院对这些事实加以确认,就应当提出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也明文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1.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处理,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而且这种争论必将持续下去。应当承认,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各有其局限性,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都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政争议与 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行政诉讼排除了简易程序的适用。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将有关材料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但未规定将关联的争议移送相关审判庭进行审理;民事诉讼法亦未规定有关内部移送的内容,可见,内部移送式缺乏法律依据;同时, 第174页。参考文献:1、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组织条例》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的规定,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不存在行政诉讼。直至1982年《民事诉讼法》出台才正式开启行政诉讼的历史。但行政诉讼基本是沿用 在此限)。有关信赖保护方面的规范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结语大陆行政诉讼法是10年前颁布的,由于前面所分析的原因以及时代的发展,该法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这样的规定无法落到实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中提起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其要同时受到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范,简单地将其视为刑事诉讼的“附带品”是不妥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7.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它一经送达当事人,即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确有错误的调解书经当事人申请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 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人民检察院针对错误的判决、裁定发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书以后,人民法院不作书面答复或不予纠正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