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组织条例》中存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的规定,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不存在行政诉讼。直至1982年《民事诉讼法》出台才正式开启行政诉讼的历史。但行政诉讼基本是沿用 有权起诉,再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又将“合法权益”限定在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这两类,而政治权益、受教育权益则无形中被排除在外。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正常现象,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三是诉讼程序不紧凑,诉讼地位不独立。民事诉讼法规定在被告下落不明,有意回避法律审判或经传唤而拒不到庭的情况下,法院 对救济程序的选择权。赔偿请求人既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亦可提起独立的民事赔偿诉讼。三要明确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适用财产保全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92.html -
了解详情
方往往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对此应该分析情形、分别处理。如果当事人申请冻结对方银行账号,那么只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章的相关 机关的智慧和力量,互联网时代来临,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类似网店等虚拟财产亟须相关法律的规范和调整。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2012年度对于审判实践指导性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578.html -
了解详情
》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比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诉讼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撤诉等。 作为附带 等费用的单位和个人。⑤人民检察院。 根据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已死亡人的具有财产内容的债权属于遗产的范围,被害人的近亲属因继承关系而产生向刑事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7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事项的。《民事诉讼法》第141条专门规定了用裁定来解决的程序事项,包括不予受理的裁定;管辖权异议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 周内决定是否提出抗诉。 (5)对抗诉的次数加以限制。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抗诉,具有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强力效果,人民法院对此必须对生效裁判的案件再次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即当事人主义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民事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诉讼中各种附带程序和子程序,例如财产保全程序、先予执行程序等等)的启动,继续依赖于 该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已经成立,法院当然应当受到该事实的约束。因此,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主义是自认制度的基石。相反如果实行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4.html -
了解详情
浪费。第二,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在诉讼进程中针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重要的程序问题做出的裁定有权提出抗诉。第三, 陈桂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1页。 {2}有人主张取消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1.html -
了解详情
。[3]民事诉讼程序违法行为(例如因超审限而诉讼迟延、违反规定的保全措施、审判不中立、暗箱操作、超过举证时限而导致的证据失权等)既构成了对程序自治 。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绝大部分程序性违法行为都没有做出规定,如:原告恶意起诉或滥用起诉权;被告滥用反诉权、滥用上诉权;滥用申诉权;滥用申请财产保全权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