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六 ,非合理矛盾指的是根本性矛盾。比如,证人证明犯罪嫌疑人不存在作案时间,而其他证据却表明犯罪发生时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在现场与不在现场属于根本性的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23.html -
了解详情
意味着只要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贩卖毒品罪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毒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年龄的核实、查证成为刑事辩护律师工作的重点。 在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一些 》总则中规定了一般自首和余罪自首,体现在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76.html -
了解详情
。 控辩双方对重伤后果是否应由孟广虎承担产生分歧,辩护方认为,基于本案其他犯罪嫌疑人在逃,无法确定被害人的重伤后果是何人所为,认定由孟广虎承担具体的重伤 证据运用的一般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等。 在来源上,用被告人供述以外的证据来补强的证据,应当是具有可采性的证据。关键的问题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7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及其限制。 非法证据排除法则在司法和学术界存在着争议,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自依据犯罪控制模式理论和正当程序模式理论,围绕着非法证据排除法则所体现的诉讼价值展开 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 B、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少于二人时取得的口供; 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及其限制。非法证据排除法则在司法和学术界存在着争议,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自依据犯罪控制模式理论和正当程序模式理论,围绕着非法证据排除法则所体现的诉讼价值展开着 、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B、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少于二人时取得的口供;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8.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依据,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上述证据而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诉讼能否继续进行”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此应当重点考虑裁决的时间对公诉人以及被告人在诉讼策略上的影响。如前所述,在口供的合法性问题没有明确之前,无论是公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1.html -
了解详情
,载《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联合国的刑事司法国际准则,被告人有权当面与证人对质①(①参见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 第42条照搬了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31条,只是在“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之前加上了“犯罪嫌疑人”,还加上了“视听资料”。但这个证据定义的缺陷问题依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8.html -
了解详情
上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鉴于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极大,因而,对于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严重违法行为 。 三、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犯罪的证据标准 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犯罪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将会计资料隐匿或者销毁,往往仅有被告人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1.html -
了解详情
不少的冤假错案出现。 同时侦查模式陈旧,侦查手段落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的是从证到供的侦查模式,口供中心主义下导致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屡禁不绝。面临民主水平不断提高的 形式: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 [5]口供本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1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这是污染得以消除或者因果关系得以减弱的原因。这些外部介入的因素有的是被告人自己的行为,有的是某一证人的自由意志,还有的是发现了其他方面的证据。美国 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1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2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