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应向那些能够落实最佳劳动实践的企业给与倾斜。 15 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3条和第47条之规定。 16 ADR (Alternative Dispute Settlement) 可译为替代纠纷解决机制。这个词组意味着相对于正式的法律制度而言, 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61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以下三种:1、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2、采用行政解决方法,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 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81.html -
了解详情
上加乱。何况,诉讼和仲裁制度是《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项目之一,[64]《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均未授权 年。见中共中央,见前注[13]。 [27]原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劳部发[1993]411号)。 [28]同上注。 [29]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5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权益目标责任制度,对所属的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 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 五)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已当场全部履行或者置换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投诉案件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170.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案件,我委将依法不予受理。三、劳动仲裁代理人资格相关规定根据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委托代理人暂行规定》的要求,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 办理法律业务,不得单独承办律师业务。 四、温馨提醒1、调解是劳动仲裁的必经程序,也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佳途径。建议双方当事人在我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650.html -
了解详情
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制度实践,从专业解决纠纷的现实需要出发创设新的行政仲裁制度,而不应因噎废食,固步自封,拘泥于《仲裁法》(1994-8-31)的文本, 。不同类型的行政调解书的效力不同,司法审查的强度也有所不同。 [6]《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2007年12月29日公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9.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 。 参考文献: 1.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晨.论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1) 3.曹德骏,唐文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4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 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写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至于当事人如不服该不予受理通知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377.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的陈述进行审理;而决议程序中,诉讼的进行主要取决于法庭,比如在某一集体劳动争议中如果涉及到企业委员会,法庭首先要对该企业委员会是否是合法产生的进行必要 70%.这是主流的看法;另一种意见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完全否定设立调解或仲裁机构的做法。实践中,有的部门设立这类机构,对及时妥善处理纠纷起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3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月,双方约定三个月的试用期显然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小马事实上在第二个月后就已经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即使公司在 与法院裁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