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 还有效吗 ●经济补偿金可以约定吗 八、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技巧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变化 ●可以不经劳动仲裁了 ●可以索赔十几年前的工资了 ●离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460.html -
了解详情
准备工作和双方当事人到庭情况 三、宣布开庭 首席仲裁员: 1、 现在开庭;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在开庭审理(申诉人)诉(被诉人)(案由)争议案。 四、宣布 当事人有就案情的真实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5、当事人有自行和解和申请用调解方式结案的权利; 6、当事人有提供证据、请求传唤证人、请求鉴定和勘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3.html -
了解详情
。本人认为这种情况严重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监察力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是与劳动者为了不失去工作岗位,不敢投诉 将矛盾解决在企业内部。在调解不成时再由仲裁渠道依法解决。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加大对企业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帮助提高企业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0.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赔偿一般要4至5个月。因此,如果否决工伤私了协议的效力,根据江苏省劳动仲裁委员会2007年会议纪要,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补足,那么,用人单位便不 程序的话还减半收取,用人单位很有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法院强调诉讼调解,劳动者在法院调解时,必然会作出一些让步,很有可能赔偿数额又回到私了的金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7.html -
了解详情
计算。若虽然超过了两个月,但有正当理由的可以例外。法律只所以规定仲裁时效,与规定诉讼时效同理,目的在于鼓励当事人及时、积极主张权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时效中断的事由,势必造成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为担心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纷纷放弃调解而立即申请仲裁的局面。这不仅增加了仲裁、诉讼的压力,也不利于迅速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5.html -
了解详情
身亡。 就工伤赔偿问题,因协商未果,2003年1月,钟、殷二人的家属申请劳动仲裁。但经营部却认为钟、殷二人不属因工死亡,笔者与唐明华律师 不是工伤--第二次行政诉讼一审坚持属工伤的意见,撤销第二次认定、限期重新认定--第二次二审调解,共7轮程序。任茂菊不服重庆市渝中区劳动局非工伤性质认定案⑥、宋德鸿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81.html -
了解详情
身亡。 就工伤赔偿问题,因协商未果,2003年1月,钟、殷二人的家属申请劳动仲裁。但经营部却认为钟、殷二人不属因工死亡,笔者与唐明华律师 不是工伤第二次行政诉讼一审坚持属工伤的意见,撤销第二次认定、限期重新认定第二次二审调解,共7轮程序。任茂菊不服重庆市渝中区劳动局非工伤性质认定案 [⑥]、宋德鸿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1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解决;而集体争议的当事人只能选择协商、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不能选择诉讼的方式。在新加坡,将劳动争议分为劳资(雇佣、工资、保险等)纠纷和 ,而劳资纠纷又分为非工会劳资纠纷和有工会劳资纠纷。对于有工会劳资纠纷只能协商或仲裁,仲裁庭的裁决是终局的,当事人必须执行,不得上诉。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上述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06.html -
了解详情
其调解的结果既可以表现为调解书,也可以表现为仲裁裁决书。无论是何种形式予以表达,其均属仲裁调解的性质均为一致,其效力也是一致的,对当事人都具有 规定调解的程序与效力等等。如,《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9.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违反集体合同,工会可要求其承担责任,并可将因集体合同引起的争议提交劳动仲裁①。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系统规定有关集体谈判权内容的是《集体合同规定》, 无法通过集体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在工会组织进行罢工或停产之前,上述机构应介入调解,以避免罢工或停产等行为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 不可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8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