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摘要】传统民法将权利质权定位为与动产质权相并列的一类质权是引起该制度在当今司法中陷入种种困境的根本原因。 在设计权利质权制度之时均以动产质权的相应规范作为权利质权制度的范例。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273条第2项规定:关于权利质权,除第1274条至第1296条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23.html -
了解详情
一规则,如《法国民法典》第1138条第2款后段规定:但如交付人迟延交付,物件受损的风险由交付人承担。再如修改后的《德国民法典》第287条 的比较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黄茂荣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0〕〔德〕罗伯特o霍恩,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29.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民事主体与诉讼主体有限分离论之对法律的误读 《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苏俄民法典》及我国《民法通则》均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 上不具权利能力,但在某些例外情形中被视为有权利能力,如《法国民法典》及《德国民法典》;绝对主义,是指绝对不承认胎儿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即不能成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8.html -
了解详情
不过是516条,还不足法国民法典(2283条)和德国民法典(2385条)的1/4、日本民法典(1044条)的1/2,而与内容十分简单的捷克民法典( 工作者也要大胆借鉴西方国家及台湾的民事立法例,不要因为社会性质不同,而将民法共性理论拒之门外,如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等。 3.增强民事立法能力 这是完善民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81.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修订民法典,一定会很好的规定人格权制度的。这也说明《德国民法典》没有详细规定人格权,并不是否定民法规定人格权制度的根据。 学者认为,宪法规定人格权不能代替民法 ,而不是像一般的过错推定责任那样采用证明的方法认定。考虑到在《法国民法典》制定时就是将过错责任原则分为两个形式,即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5.html -
了解详情
栅栏中流动,私法自治的领域,事实上自始充满了各种国家强制。[⑧]诚然,从民法对主体、行为和权利类型的法律强制规定中,可以领略到私法自治应具有一个 》,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⑨] 参见德国民法典第1006条。 [⑩] 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在比较不动产与动产公示方式基础上,认为对于动产而言,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90.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他的前两个目标多少可以得到实现,但他的第三个目标是碰壁的。法国民法典颁布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中,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是如此之快,当时 的根本问题仍是十几年前在制订《民法通则》时争论的一个问题:承认不承认除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第三民事主体--非法人团体。德国民法典虽然没有正式承认第三民事主体,但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09.html -
了解详情
了一种重要的法律地位,其意义好像一种暂时的权利。[26]在德国立法者把它放在了《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第一章,试图实现其保护实体权利的设想,并且后来 产权基本理论范畴研究》载 杨振山(意)斯奇巴尼 主编《罗马法 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笔者对此文多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6.html -
了解详情
缺陷或机能上的障碍。显然这些免责要件之规定是对日本民法旧有原则的重大修改。[4] 依据《越南民法典》第627条之规定,高度危险源(包括机械化交通运输设施 要投入运行,必须要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汽车责任保险起源于德国、瑞典、挪威等国。目前,法国、英国、美国、韩国、智利、新加坡、日本、瑞士、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08.html -
了解详情
,在司法的曲折安排和不懈努力下,发生了迥异的变革。 与德、日等国采用的分拆式立法模式不同,法国、比利时、希腊、卢森堡、葡萄牙、荷兰等国的雇主责任 年版,第103页。 [⑧] 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⑨] 《德国民法典》第31条(社团对机关的责任)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