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以故意犯罪为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认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属于故意的认识因素;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 帕特森(Patterson)也早就指出,间接证据通过形成证据链条的方式证明案件事实仅是间接证据使用的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间接证据完全可能各自单独证明案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0.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理论)很容易混淆,许多坚持因果关系中断论的学者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论是客观相当因果关系说。条件说的中断论(超越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行为 刑法上的结果归责在刑事政策上才有其意义如果禁止规范对于结果的发生不是有用的工具,那么基于侵害禁止规范而启动刑法对结果加以处罚(也就是说,归责给违反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6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但是,网络性骚扰在实质上无视被害人尊严,侮辱他人人格,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尊严权。因此,网络性骚扰的侵权行为有着它的特殊之处。 以杨立新教授为代表的 ,尤其是年轻人,很喜欢将互联网当作排解生活压力的工具。他们中的很多人,或出于高压的学习工作,或出于生活空虚,将很多时间都花在互联网上。玩网络游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9.html -
了解详情
收买的方式,均侵犯了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将犯罪对象限制于财物,事实上放纵了新类型的受贿犯罪。二是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设置 地行使侦查权却没有具体规定。受案件性质的影响,侦查人员必须具有一些特别的侦查措施,如阻止出境、优先使用交通和通讯工具、优先通行、特殊涉外调查、特殊技术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5.html -
了解详情
中投资者的财产权益。 老鼠仓犯罪的不法构造在于,将经由金融机构投资于金融市场中的相关经营资产作为替自己或他人牟取利益的工具,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从事相关交易。 未来司法解释在具体界定情节严重的范围时,应当考虑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三)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0.html -
了解详情
不成立犯罪。实践中,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接受委托进行加工(原材料由委托方)而仅收取少许加工费的,二是中间商往往明知是伪劣商品,而有意以远低于最终按正品出售给 法益上考虑。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保护的主要法益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财产权,假冒商标等知识产权犯罪保护的法益是他人的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罪保护的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7.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不被他人当作御用的工具。黑格尔认为,理性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法律是设计并用以加强和保障这种 四种情形是:(1)被告方使用所谓的伏兵辩护,即在调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在警察或其他负有调查与检控职责的官员讯问时不告诉他们某一个被合理地要求应当提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8.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特征是易占有为不法所有。[2]虽然我国《刑法》对于侵占罪的一般犯罪对象仅规定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但学界认为这种规定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如此规定容易使人 辅助占有而不能成立占有。侵占罪的主观要件则要求行为人具有侵占他人财物的故意心理,这里的侵占故意是指明知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而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7.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特征是易占有为不法所有。⑵虽然我国《刑法》对于侵占罪的一般犯罪对象仅规定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但学界认为这种规定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如此规定容易使人误解为 辅助占有而不能成立占有。侵占罪的主观要件则要求行为人具有侵占他人财物的故意心理,这里的侵占故意是指明知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而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18.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是指数人共同实施了行为,而不是共同实施了特定的犯罪。或者说,各人以共同行为实施各人的犯罪时也成立共同犯罪[1]。具体而言,对共犯人在客观行为 的教唆犯的根据,四要件理论认为:这些教唆犯既教唆了他人犯罪,又腐蚀了未成年人的思想,制造了青少年犯罪者,不仅表现了这类教唆犯主观恶性较大,而且造成的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