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这种处理方法符合我国关于少杀的刑事政策和死缓的立法精神,而且有利于促使罪犯在减为无期徒刑以后的长期改造中逐步发生确实悔改甚至立功的变化。但这种处理 表现也不可免之一死。这种主张是十分值得商榷的。因为这样的作法不利于罪犯改恶从善,与尽量减少死刑实际适用的少杀政策也格格不入。比如犯罪人在死缓期间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93.html -
了解详情
反托拉斯和国际毒品交易等全国性机构,通常与联邦检察官合作。 那些被判监禁的联邦罪犯关押于受隶属司法部的联邦监狱局管辖的刑罚机构。这些监狱分布于全美国; 和审问也涉及刑事过程的正式步骤。第四和第五修正案保护公民,不仅仅是罪犯和犯罪嫌疑人,避免警察行为的越权。 辩护权 在嫌疑犯成为被告人时辩护权开始,即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74.html -
了解详情
定期接见家属。检查中如果发现限制、扣押和检查被羁押者的通信,或者有阻止罪犯和亲友通信,阻止定期接见家属的违法行为,应当提出纠正,情节严重,构成侵犯 ,检察机关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发动人民法院重新组合合议庭再次审理的程序;对批准服刑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提出书面纠正意见的,引起作为决定机关的重新核查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0.html -
了解详情
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在监狱中,犯罪人正常的社会化进程被人为地隔断,被关押罪犯之间的冷漠、猜疑,为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恃强凌弱暴力行为的普遍存在, 都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成立专门的监督改造小组。因此有的地方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实际上是处于失控状态。 2、定期报告无法落实。由于有的地方公安机关超负荷运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因无暇顾及而出现空挡,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配合不力,对宣告缓刑的罪犯考察形同虚设。为了确保缓刑的正确执行,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方法较为妥当:(1)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缓刑犯的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等手续送达县或市级公安局,由公安局给人民法院出具回执。然后,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5.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的刑罚则是不符合一般预防需要的刑罚。哈格提出,法律对每一罪犯应以什么相威吓?遏制性的手段在其有效的程度上可以证明是正当 能低于犯罪的严重性所要求的,但其可以更高至遏制所需要的:罪犯自愿地冒了被用以遏制其他人的手段之险。Ernest van denHaag, Punishing Criminal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24.html -
了解详情
,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在我国,死缓形成法律制度的初期,适用对象只限于反革命罪犯,不久,国家便认为死缓制度具有普遍适用价值,52年三反运动中,就开始适用 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缺乏正当根据,在人类理性与文明之光普照的国度,用剥夺罪犯生命的方法来惩罚经济犯罪,应当得到禁止。6这种观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8.html -
了解详情
给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由此,公安机关不再负责监禁刑的执行;但监狱负责管理改造罪犯的人员在性质上仍然属于人民警察编制。《监狱法》规定:监狱的管理人员是 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在社区矫正试点时期,为了突出彰显社区矫正帮助和改造罪犯的功能及优越性,有些试点地区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积极组织社团和社会工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81.html -
了解详情
而禁止其从事某种活动。禁止从事特定职业 这种刑罚具有特定目的,主要在于剥夺或限制罪犯利用某种职业进行再次犯罪的能力;其适用对象也是特定的,即利用有关的 场所内从业的机会,这时国家却毫无根据地因其曾被剥夺政治权利而予以禁止,使罪犯失去宝贵的机会,难以正常融入社会。这种规定表明国家把曾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33.html -
了解详情
,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是一个家族本位的社会,追究罪犯亲属的连带责任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法律传统。据史籍记载,族诛连坐 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2)参见杨涛:《历史述说罪犯时的权利博弈》,http://opinion.people.com.cn/GB/54740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