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律师的酬金,其中包括诉讼收费。[8]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诉讼费用只有第107条的笼统规定。按照1989年《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 民事、经济案件仅为77万件[11],不到当年法院受理案件的16%.我国于1990年颁布的《律师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由于存在收费标准不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29.html -
了解详情
分界,例如一审中的起诉受理、法庭审理、裁判;但在法庭审理中的阶段性却有可能不那么明显,而是随着程序的推进而逐步显现的。 其次,民事诉讼是一个具有时序 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开始民事诉讼程序。在当事人撤回起诉或撤回上诉时,诉讼即告结束。不告不理原则就是处分原则的体现。 (二)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层级划分以及诉讼案件需经几级法院审理才告终结的制度。它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 的上诉基本上限定在存在严重程序违法或适用法律不当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我国台湾地区,与通常的上诉案件相比,还是增加了许多限制性规定,如排除了事实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地不一致、皮包公司、名存实亡等原因造成送达难等问题。如何解决人民法院受理的国内民事案件送达难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剖析,谈一点改革上的建议 可以现场留置送达,皆为有效送达。对于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的行为由立法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在送达意义上强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1.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的裁判。但在复杂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看似完整的既判力理论却面临许多适用中的困难,并引发许多模糊认识。 在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最初仅为裁判主文时 当事人举证反驳,并在反驳证据构成优势证明的情况下对事实作出不相一致的认定⑤。根据2001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2.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类相关事项,需要法院进行告知。3、风险责任的告知,由于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是证据失权,当事人 举证范围不仅包括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也应包括证据事实。针对可能影响当事人举证的因素,法院应充分行使告知义务。 注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之动机,法院方可再次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是否举证懈怠和拖延长诉讼,亦属法院自由裁量的范围,法院可以听取对方当事人的意思,但最终由法院依案件审理的 确定。为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贯彻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但当事人就举证期限的合意还须经人民法院的认可。法院对当事人协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现行诉讼法体系,检察机关在传统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直接监督方式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了诸如环境公害、垄断之类的案件。通过放宽起诉条件,扩大民事诉讼的启动主体范围,对鼓励公民积极维护其权利,充分发挥法人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61.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证据证实被告人确有财产可供赔偿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可以看出,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是以被告人确有赔偿能力为前提的。笔者认为,这样规定有失偏颇。附带 。被害人在公安部门接受调解后,仍可就赔偿不足部分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依法受理并予以支持。 五、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新《刑诉讼法》第77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9.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没有充分发挥法官释明权的作用。例如《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35 条第 2 款规定: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而 如婚姻法规定原告主张损害赔偿权必须在提出离婚的同时提出,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就必须告知原告。 其次,应当界定法官行使释明权的范围并作为法官行使该权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