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第一千二百零一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或者,当事人原本持有该证据,因各种原因而未提出该 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从现实情况看,此规定弊端多多。首先案件提起再审并不等于改判,原判决并未撤销,此时原判决仍旧属有效判决,应当继续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
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民事诉讼 第三人 一、概述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 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可见,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9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交警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无论是作为交通肇事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还是作为民事案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公安机关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都将 都具有不可诉性。即当事人不服鉴定结论不能据此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但人民法院有权对鉴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73.html -
了解详情
,它不是每一案件必经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又叫再审程序。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争议最大的一个程序,本文拟对其基本制度及缺陷加以阐述并 提起再审的理由则有限制,必须有法律规定的错误才能提起再审。 二、 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提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程度地存在困难。例如,2000年85名磁卡用户组成的集团诉讼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状告中国电信违约,该法院作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之后, 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M].赵秀举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72.html -
了解详情
第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代表国家公益参与有关全国社会和劳动人民利益之重要民事案件及行政诉讼。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 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规定包含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因素。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69.html -
了解详情
: 1、关于当事人的界定 诉权,作为当事人的一种权利,表现为当事人可以基于民事纠纷的事实,要求法院进行裁判的权利。[4]因而如何界定当事人成为是否享有诉权 的代际公平,也都十分重视放宽社会公众提起环境民事诉讼的资格的限制。如1993年,菲律宾最高人民法院授予42个儿童诉讼权,使其作为自己和后代人的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9.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如果被害人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有如下弊端:(一)需缴纳诉讼费,给被害人带来经济负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五)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的单位和个人。 对于上述各类负有赔偿义务人中,《解释》规定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秩序,而且使当事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提起诉讼,烂用诉权而不承担诉讼过错责任。当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进行判决后,当事人一但提出新的 民事权利有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民事权利自由处分原则。当公民行使民事权利的时候,人民法院不能指令公民应当行使这样民事权利、那样民事权利。这些事应由律师去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89条、第100条又规定被害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及同时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将赔偿 人为此丢失了工作,妻离子散,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极为不利。因此刑事案件被害方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是对于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基础。从道义上讲,有的被害人根本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