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但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8年欧共体《第一公司法指令》的颁布。为保护交易安全,《第一公司法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废除越权制度。1972年 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第15条);第二,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70.html -
了解详情
与公司成员资格权利。所谓个人成员资格权利,是指股东作为公司的成员所享有的基于他和公司之间签订的人社契约所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除非取得他本人的同意 非职业投资者(即一般股东)又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因此,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能力不断地受到削弱,股东在公司中所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不少大型股份有限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73.html -
了解详情
与公司是否真实地分离很难控制,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难以保障。没有了独立法人人格,一人公司的独立责任也就失去了基础。 传统法理学界的担忧从各国学者为解决一 公司经营利润可观时,名义股东往往会愿意承担并补交实际出资,或以投资协议、公司注册等相威胁,要求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纠纷自然不可避免。 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37.html -
了解详情
配制。由于投资与风险同在,因此在鼓励投资时,如何规避风险,是各国法律必须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对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承担有限责任,是世界各国现代法律通行的做法 以其出资对外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有限责任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公司的股东为复数,但实质上公司的股份为一人所控制(真正股东)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22.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虽然公司法和股东大会已经授予董事会广泛的权利,但股东仍可以通过年度选举等手段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现最终的控制。作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应该是对不合理的高级管理 长期激励,这样,该高管可能实际得到的报酬是公司最高的,而其报酬却不是必须披露的,因而披露的信息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报酬状况,可能会影响股东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47.html -
了解详情
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72.html -
了解详情
处置国有资产上拥有更多自主权,各级地方政府希望利用管理层收购做好国有资产分布结构的调整工作,把众多中小企业、竞争性企业、经营性基础产业分步让渡,以收缩国有资产的 该《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禁止不具备实际履约能力的收购人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第20条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其他实际控制人在转让其对一个上市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80.html -
了解详情
:董事一语,在概念上可区分为机关之董事(vorstand)及为机关担当人之董事(Vorstandsmitgleder)。5因此,从董事职能和概念区分上,并按照我国《 越来越大,其实际控制甚至操纵公司经营管理。相应地,董事的职权也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控制,就易滥用,从而损害公司以及公司第三人利益。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97.html -
了解详情
对公司的影响力存在差异,由股东会选举决定的公司董事会也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独立性。 在公司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公司产生实质影响的行为通常是由大股东(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除了可以按照持股比例获得剩余收益外,还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获得更多的控制溢利。经济学通常用隧道行为来描述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2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决策迅速高效的要求。但是,在授权资本制下,公司的实收资本可能很少,注册资本的相当部分未能落实到人。所以,它更可能被欺诈行为利用,减弱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 作适当的突破。如可规定为,除公司对所投资公司存在实际控制的情况外,公司以其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至于何为实际控制,则可能通过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以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6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