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的。具体讲,被害人在诉讼中的权利有: (一)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享有的权利:对犯罪行为进行控告的权利、申请回避权、委托代理权、知悉权、要求保密 解决,所以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远不能得到实现。 五、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完善 (一) 扩大被害人自诉案件范围,完善配套制度。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诉案件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2.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价值体现。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将被害人列为一方当事人,并赋予被害人各项诉讼权利,从而确立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充分 的完整性。如刑诉法就被害人报案、控告和自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申请回避、委托代理、出庭、申诉直至请求抗诉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显见,我国实行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缓解阀。不仅如此,它还在制度层面比较充分的保障了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比如,一旦确定适用简易程序之后,法庭将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制定出“简易 制度与执行犹豫制度,在回避犯罪者之“标签烙印”的意义上受到肯定并广为各国所运用。[18]另外,实践中针对一些危害不大的犯罪行为大量适用非犯罪化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76.html -
了解详情
决原则上不须说明理由,也不受上诉审的审查,享有绝大的权威或正统性。但是,确实了存在感情用事的危险……要回避这样的不利情况,就必须有一套在案件没有 需要不相称的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针对证人的法律条文均只有寥寥数条,现代证人制度中所必备的一些基本内容或是语焉不详,或是规定不尽合理,并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4.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害性大大超过“错放”的危害性。法治社会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应是“宁可放纵,不可冤枉3”。1这种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诉讼制度,对司法人员有 时,为保证程序公正,该法院应当回避,可考虑通过提高审级或异地管辖的方式予以解决。3、国家赔偿执行程序我国《国家赔偿法》中没有规定执行程序,是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1.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公务员的职务任免、公务员的培训、公务员的交流、公务员的回避制度、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公务员的辞职与辞退、公务员的退休等。 另外虽有法律 组成人员可在下一届政府中连任,如其不连任下届政府组成人员,可转任为业务类公务员。(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0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大陆刑诉法典用第一章集中规定了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指导各项制度和程序运作的基本行为准则及效力等问题;澳门刑诉法 及司法税、诉讼费用等在前后两大部分的条文中,都占相当篇幅,仅执行中即占19个条文。大陆在修改刑事诉讼法中,专家们曾议及收取诉讼费用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9.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性规则。结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并不存在。二、司法解释中的“排除规则”尽管刑事诉讼法没有就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作出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 ,不能不让人心生疑问。很显然,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逻辑,检察机关不可能一贯地将侦查机关提交的非法证据加以排除,因为这种证据尽管为非法证据,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61.html -
了解详情
不值得。因为每一种法律制度规定下来,尤其是操作下来,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主要是涉及一个弊端的权衡问题。通常的法律,尤其是法律中的基本原则,所追求的是 ,这种一般公正往往要以牺牲个别公正作为代价,这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观念。象国外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上诉不加刑”原则,就是以牺牲个别犯罪人员被轻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4.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作为提起再审的主体。大陆法系国家的再审制度普遍将当事人及其近亲属作为提起再审的主体,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