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意伤害案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出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讲,仍然是民事诉讼,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实体解决应依据我国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作出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除了真心谅解加害人、担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不力之外,更多是因为通过和解会获得超过附带民事诉讼可能获得的赔偿数额,一般来说同时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0.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减轻处罚,否则一文不赔。这里暂且不论这种要求合理与否,真正让法官头疼的是,如果法官对此类要求置若罔闻,严格依照法律作出判决的话,那么很可能产生的 一种酌定量刑情节,是否从轻由法官斟酌决定。 (三)赔偿可否无限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85.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以后款向后自然顺延。[18] 3、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变动: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 修改刑事诉讼法第77条,将原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 论》,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P736。 [13]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P96。 [14] 参见拙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7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对于 ,而对精神损害不予以考虑或极少考虑。我国法律既然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那么建立精神损害鉴定制度就十分必要了。建立精神损害鉴定制度,也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5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规定使之自动失效。在比较法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大多获得了立法支持。[30]《侵权责任法》未对此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不能不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25]日本判例迄今仍然采纳含此种法律拟制的继承丧失说。即使被害人因侵权行为立即死亡,观念上遭遇致命伤与死亡之间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55.html -
了解详情
。{11}(P2122) 其次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民事权利的实现。有学者从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角度提出,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应贯彻全面性原则,即只要 .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34}陈光中.刑事和解初探(J).中国法学,2006,(5)。 {35}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503.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被退还、赔偿的对象,是有财产损害的被害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司法解释,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10]日本刑法将可没收物品分为:①犯罪的构成物品;②供用物品;③生成物品;④取得物品;⑤报酬物品;⑥代价物品。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4.html -
了解详情
受法律保护。国家保障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请求和损失得到赔偿的权利。这一规定不仅为《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赋予被害人一系列诉讼权利提供了宪法根据,而且为刑事 刑事诉讼法引入了一些对抗制因素,但是,无论公诉、自诉还是附带民事诉讼,诉讼费用始终是由国家承担的。我国刑事立法和实践也没有控方证人和辩方证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7.html -
了解详情
尝试。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刑事和解也好,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也罢,其所针对的只能是刑事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因而上述两种程序, 后裁定驳回。 (28)同前注(25)。 【作者介绍】田宏杰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