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不仅有作为公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诉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被害人。有学者将刑事诉权的主体笼统的定位为社会主体,如认为 、发展,是人民检察院和被告人分别行使诉权的结果。[6]笔者认为,即使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仍然存在诉权,只是限于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的限制,被害人诉权被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从中可以看出,在刑事审判中, 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二、具体问题分析 (一)赔偿是否可附条件 刑事案件中的审判员经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被告人或者被告人家属愿意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85.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在审判实践中不应拘泥于该条所限制的无过错者,而应依照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和民法原则,采取区别过错、过错相抵的原则来裁判案件。只要一方存在第 情况下,从法理上无过错方仍存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向明知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可能。虽然法律未对此作明确规定,但是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0.html -
了解详情
G法院委托法官助理调解的试点开展较早,在2007年度以调解结案的700多件案件中,90%的都系委托法官助理调解完成。 从委托或者邀请与法院有固定联系人员 相应司法建议的方式进行协调和监督。(3)针对刑事案件的调解、和解,应加强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自诉案件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2.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明确表明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受理的只是受害人提起的请求物质损失 不要求赔偿的精神损害,不一定判决赔偿。在任何侵害具有精神损害的损害后果的案件中,对受害人的民法救济首先应当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5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理应通过侵权法的相关规定使之自动失效。在比较法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大多获得了立法支持。[30]《侵权责任法》 West Group, 2000, p.805. [27]这种列举顺序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中非常普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55.html -
了解详情
持续中获得了力量。[4] 然而相形之下,在诸多没有破案的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恐怕连仅有的让犯罪人绳之以法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并且这是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 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祝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又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0.html -
了解详情
百三十二条的规定,于1993年1月14日裁定如下:驳回邵建国的上诉,维持原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的刑事判决。 二、争议及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 是否具有价值上的等同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个别学者认为,在教唆他人自杀的案件中,被教唆者原本并无自杀的意图,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故意,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3.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宣告请求复审决定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而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由知识产权庭审理;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者裁定的 产权庭一并审理。在专利、商标民事诉讼中开创了一并审理行政案件的先河。另一方面,在附带诉讼方面,我国也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5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特点 1、多为民间矛盾引发。这些案件多因工作、邻里、债务、婚姻家庭纠纷引发。 2、被害人均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的期望值重点在于得到经济赔偿, (一)故意伤害案(轻伤);(二)该条第二款规定: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