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判决或裁定。 二、现行死刑复核法律规定的弊端 1.对被告人权利保障不力。第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 性和具备有效监督的听证式复核方式,对所有死刑案件必须进行复核听证,最高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到场履行控诉和法律监督职责。应通知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到场,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47.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的义务谈不上义务。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8年5月还出台了一个九条卡死的规定,严禁对证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司法机关对证人不作证、 免于作证。这种观点来源于美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的规定,任何人在任何刑事案件中都有不得强迫作为反对自己证人的权利。此规定最初只有被告人有权援用,成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4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了于2006年9月25日起施行的《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作用的基础上,《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了三种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必须出庭的情形: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鉴定程序违反规定或者鉴定结论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5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加强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作用、调整侦查管辖与自诉案件范围、扩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完善强制措施制度、 检察院1998年12月16日修订、1999年1月18日起施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6月29日通过、1998年9月8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55.html -
了解详情
。在他人吵架时递给其中某人一把刀,存在义务违反。这是因为,正是这种递刀行为使得被害人的伤害成为可能。义务违反要素,倒不如说是共犯者与被害者之间的 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以及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规定,明知对方系从事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1.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随意否定其自由选择处理纷争的权利,甚至不能取消被害人的发言权;如果国家采取完全的替代式职权追究方式,不让被害人有选择权和发言权,容易产生对法律 讹诈被告人钱财,国家便无法控制这些现象,必然冲击法制国家的法律庄严。刑事和解的提起应该是: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到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前,由被害人和被告人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31.html -
了解详情
能否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找到依据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 执法规范,而不论是否有此种权力(因为我国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才有司法解释权,才能对适用法律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做出解释),这必将破坏我国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4.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就一审裁定请求检察机关抗诉,在5天的上诉期内则难以完成大量的工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保证当事人充分享有上诉权及人民检察院有 上诉状的上诉请求还是上诉人上诉这一行为?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均是驳回上诉。笔者认为,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法予以剥夺。在上诉人提出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就一审裁定请求检察机关抗诉,在5天的上诉期内则难以完成大量的工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保证当事人充分享有上诉权及人民检察院有 上诉状的上诉请求还是上诉人上诉这一行为?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均是驳回上诉。笔者认为,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法予以剥夺。在上诉人提出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说只有起诉便宜主义才真正能体现不起诉制度的价值所在。这是因为从公诉权的性质来看,法律上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应能舍弃,如果一项 智:相对合理主义[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P310 [11]张穹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M],法律出版社,1997,P276 [12]宋英辉、吴宏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