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程序;一种是调审分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应实行调审分离式的调解制度。具体 ,并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在调解时应善于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特点,调查当事人的诉讼目的。把握当事人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还应该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二审乃至审判监督程序中考虑对被告人的量刑,从而保证民事部分的顺利履行,提高审判效率。另外,在现有法律制度未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范围的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郑禄、姜小川主编:《刑事程序法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5]甄贞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一提法,让人们普遍想到行政管理或行政法中的人事关系,对于人事诉讼程序乃民事诉讼程序的子程序的说法鲜为人知,此处使用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关注和兴趣 普通程序有所区别。根据其特点,应当确立下列几项原则,即非公开审判原则;注重调解原则;直接、言词原则;职权审理原则。二是这些特别的原则主要有职权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3.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庭和审判庭之间相互推委,甚至有的审判人员图省事、怕麻烦而有意拖延,造成被害人在刑事部分已经审理完毕其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还未被受理。 2、对附带 中获得同样的利益。这有利于刑事法庭上控辩双方力量的平衡,有利于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等程序可以及时适用,保障被害人的赔偿请求的顺利实现,也有利于克服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中有十几条规定,以列举的方式对特殊地域管辖进行规定,由于审判实践中出现大量管辖权纠纷,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这一问题作出许多司法解释,仅民 ,确立管辖权异议听证制度。使得法院对管辖权案件的处理程序完全向当事人公开。 主要参考书目: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根据法国Dalloz出版社1998年版翻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10.html -
了解详情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均以解决民事纠纷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确认一定的事实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裁判。而执行程序则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为其主要任务。 2、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46.html -
了解详情
地对其加以制约的一种情况,可以这样说《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此存在着重大缺陷。行为责任从主观上、程序上和动态上反映了证明责任的内容。随着诉讼活动 责任来分配证明责任或负担,在许多情形下是显失公平的。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非常复杂,在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看不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03.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并且应当向当事人发问。他们认为,没有释明权,民事诉讼制度便不能按照法律所预定的目的运行,无法实现诉讼程序的正义性。 一、目前法院行使释明权中存在的 权的含义、内容、行使条件及违反后果等作出规定,供审判中使用,保证民事诉讼活动顺利开展。 第三,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对释明权的行使要严格规范。首先规范释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0.html -
了解详情
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大众对司法裁判不满之缘由》的演讲,痛陈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已经演变成一场纯粹的竞技性较量,法官理所当然地作为裁判员,而当事人在他们 检察机关外,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支持起诉的形式对民事诉讼进行干预。 1998年6月,最高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93.html -
了解详情
的深层依据。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程序安定理论。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 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著:《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