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行政管理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已成为我国行政法治的基本理念。然而,治安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紧急性,使法律在对治安行政管理行为进行事前规制时显得力不从心 行为的审查范围也十分有限,主要限于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审查的方式主要是事后的书面审查,而不像行政诉讼那样开庭审理,公众对其公开性、公正性认可度往往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72.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行使行政裁量权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保障机制以及制定裁量基准的制度安排等。显然,适用规则在基层一线执法工作 中乐,等.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研究和谐化解法律争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5}姜明安.行政诉讼功能和作用的再审视[J].求是学刊,201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案范围限定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一限定反映在原告资格上,表现为 行政诉讼。 (三)受教育权作为直接请求权在行政诉讼中的落实与限制 作为一种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是否能够产生直接的法律效力,以及在何种范围内产生直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11.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括对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既通过诉讼形式进行监督,也通过非诉讼形式进行监督。”[17]此即检察机关所享有的一般法律监督权。其二,将检察机关 程序构建 民事公诉属于民事诉讼,决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规则适用于民事公诉,但是由于民事公诉是一般民事诉讼的例外,在主体和目的上具有特殊性,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 一、修订导向 《行政诉讼法》是行政诉讼活动的基本制度规则。《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应当按照科学的新发展观审视和设计行政诉讼制度,力求最大程度地消除旧 。修订《行政诉讼法》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应当把处理政府发展措施引起的行政争议作为重心之一,使行政诉讼成为矫正非理性政府发展措施的法律平台。 《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94.html -
了解详情
权作用。控权之消极行政法理念造就了行政诉讼的工具价值,这也是保证传统行政法结构趋向平衡状态的基本因素。在结构失衡的情境下,整合使命实则让司法负起 司法实践中亦将其选择性适用的参考依据来进行侧面审查。为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顺利搭建实质合法性评价体系,抽象性行政行为以及软法等公共治理规则必须接受合法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6.html -
了解详情
在国内推行持审慎态度。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无须对现有的行政诉讼架构作出调整。 调整行政诉讼架构的基本思路,就是要突出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这一目的。公民 概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2期;江必新:《行政行为效力判断之基准与规则》,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79.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我国在刑事案件处理上重视刑事惩罚、轻视物权保护,这些返还程序行政化色彩过浓,缺乏正当程序的基本要素。主要表现有:一是有关利害关系人缺乏参与程序的 问题的是,检察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对于检察机关的错误返还行为,行政诉讼无适用余地。 在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这是我国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0.html -
了解详情
有所讨论,并且这些讨论在《规定》的前言中也有所体现[4]。而在行政诉讼中,除了一般的统一法律适用、维护司法公正、使法律实施得以具体化等之外,在行政诉讼领域 制度的主要技术是遵循先例和案件甄别技术。 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判例法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涵义是: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具有遵循上级和同级法院行政先例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59.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表示者列为被告,而批准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7]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与实务界也基本持类似态度,如吴庚认为:二个以上机关先后参与作成处分:其情形 但上级行政机关却不是行政诉讼的被告,因而其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需批准行政行为的复议被申请人的认定规则 如果说需批准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