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铐,允许死刑犯刑前会见家属,不再强制囚犯剃光头,对取保候审、减刑、假释等实行听证,对部分改造表现好的罪犯和劳教人员允许其配偶前来监狱 Company,1986. [6] 吴宗宪。论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的调整[J].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5)。 [7]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9.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以达到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 四、刑事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之制度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一方面可以减轻甚至消除 认为,被告人赔偿损失不但应该作为法定量刑情节,还应将其作为运用缓刑、减刑、假释的条件之一,从而建立赔偿损失与刑事责任的长期联系,随时发挥赔偿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4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广为蔓延,企业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权力的廉洁度普通下降。预防、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立法,力争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 判刑,该重判的就重判。此外,还要严格把握从轻、减轻、从重、减刑、假释,紧扣条件不枉不纵。②严格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该原则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0506.html -
了解详情
、遗弃等严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 (4)上述刑事案件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撤销缓刑等刑罚执行变更类案件; (5)涉及 作用,汇聚各方面智慧力量,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有效指导司法实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28.加强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083.html -
了解详情
和行政执行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补齐刑事、行政案件执行短板。完善刑事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及执行与减刑、假释工作衔接 满意的高素质执行队伍。 50.加强执行队伍正规化建设。把握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职能定位,区分管理、办案等工作比重,确定不同层级法院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502.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分歧较大、执法尺度把握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打击效果。为此,《意见》研究起草牢固坚持问题导向,力求通过进一步明晰法律、政策适用,回应司法实践中依法严惩恶势力 导致量刑从重,还会产生其他不利于被告人的法律后果,一是在执行刑罚时,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均会被从严掌握,二是认定恶势力后,在适用部分罪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782.html -
了解详情
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1}第 法治社会。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学术界已经研究得相当深入。本文着重就依法治理社会和社会依法自治、建设法治社会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老年人医疗保险立法方面,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对老年人实施适度倾斜性立法,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如减轻 空间。包括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年龄标准,免死的限制条件,老年人适用减刑和假释的条件等都需要进一步考量。 5、完善劳动法规以保障老年人的劳动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5.html -
了解详情
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探求中国刑事程序的现代化、科学化。[1]笔者曾经主持的研究团队,先后于2003年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 执行权行使分散和执行口径不一带来的种种问题。二是监禁刑执行中的减刑、假释两项制度需要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中作出较为细致的程序规定,以便统一执行口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7.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检察机关发现,有13961名囚犯通过贿赂监狱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 都不得不按照犯罪潜规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此时的犯罪行为代替了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成为了人们的行为规范。由此,法律失去权威并不受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