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的科学要求,但基本没有考虑其法律方面的要求。1997年,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作了修改,可惜它并没有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上取得进展,对 作为顾问,那么现在只能依靠自己对鉴定活动给予合理地指导,使鉴定结论严格接受诉讼程序的检验,并独立地对鉴定结论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关于第一点,我在前面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3.html -
了解详情
官方的性质。一方面,在一个压制私欲、拒斥纷争的社会里,关于民事争议及其解决办法的立法必定是极其粗疏的;即使有只言片语的规定,常常只是表明了官方理念对某类 并适用繁简不同的程序的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使草案充满了现代气息。[33]更重要的是,这部草案第一次将诉讼法单独起草,并将刑事、民事诉讼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如此判决、裁定,一些知情群众大惑不解,社会反映极为强烈。 笔者受郭某委托担任其二审诉讼代理人。当详细了解案情后,心情难以平静,直觉告诉我,这显然是一起审理 的客观存在,一味以民事诉讼甚至以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而使涉嫌犯罪的恶意诉讼人胜诉的不正常的现象发生。《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97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否会造成放纵犯罪、影响正常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可以通过试点实证研究,论证其是否适合我国的治安现状、刑事犯罪现状。 (二) 将 超期羁押现实要求下,有必要从立法上对取保候审重新定性,改变把取保候审作为强制措施的界定和做法。 刑事诉讼法中对符合取保候审的五种情形均规定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7.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由。即公诉机关发现被告人不具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或被告人错误的。其中被告人不具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刑事诉讼法第15条六种情形,还包括第 司法解释也有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至于中止审理后的长期挂案问题,有待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缺席审判程序的立法(参见杨明文章)③最后,起诉后一审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8.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程序理论,为完善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以提高司法权威,实现司法正义。鉴于此,考察、借鉴法治发达国家量刑程序的立法和实践,分析我国量刑 ,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0]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21]蔡墩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5.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刑事诉讼过程是一个包括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甚至重审、再审程序的时间 诉讼的时间加以适当限制,就会造成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起诉权的滥用,有违设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宗旨。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中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均给予补偿。 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未来的国家补偿立法确定的补偿对象不应问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也不应 加以详细规定,比如法国在其刑事诉讼法第十四编中对请求补偿金作了规定,并且在该编中还规定,关于补偿金决定的诉讼程序由行政法院的政令予以规定。 作者: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89.html -
了解详情
。 5.关于建立羁押候审制度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采取了将逮捕和羁押混同的立法模式,导致了对于羁押审查的缺失。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当构建羁押候审[26]制度。 更加科学、合理;三是从字面上也明确了其制度价值在于候审,即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可以避免其功能被异化。 (1)将到案措施与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67.html -
了解详情
的强力制约,其整个判决是建立在控方庭后移交的案件笔录的基础上。即便存在刑事二审的制约,其效果也不明显,因为在侦查案卷笔录毫无保留移送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8}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