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明确向法庭提出,要求对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并建议不适用死刑。 三、出于义愤杀死自己家属的。 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义灭亲:家庭 罪行极其严重的程度。因此,对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一般不应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辩护律师在办理间接故意杀人的案件时,应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8.html -
了解详情
对最严重的罪行,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年龄满18岁以上的人,才能判处死刑。执行死刑应尽量以引起最少痛苦的方式实施,应以法律禁止一切法外、任意和 参与国际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发展中国家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和措施以及各国政府执行《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的情况。1991年11月,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9.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行是否达到罪行极其严重的程度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从而为得出应判处被告人死刑的结论提供逻辑前提。但无论是从现行的刑事裁判文书样式还是实际制作的裁判文书来看 即被告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2)该被告人所犯罪行虽然应当判处死刑,但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刑事裁判文书中对判处被告人死缓的应围绕这两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2.html -
了解详情
“推翻”。司法机关根据高检会[1998]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的规定坚决纠正超期羁押问题》的通知 和裁定均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而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交付执行。共同犯罪中,主犯被判处死刑而提出上诉,其他共犯没有被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1.html -
了解详情
第3条确立了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得判处死刑,对孕妇或者新生婴儿的母亲或者精神病患者不得执行死刑的原则。此后,该原则的效力在1989年因为在量刑 化。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规定: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737.html -
了解详情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213.html -
了解详情
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二)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 死缓的前提条件。 关于死缓的法律后果或者适用结局问题,有三种可能:一是执行死刑,二是减为无期徒刑,三是减为有期徒刑,三种后果各自必须具备的相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947.html -
了解详情
初字第16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原审被告人忻某犯绑 架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 3号以原审被告人忻某犯绑架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 财产的刑事判决。 2009年12月11日,被告人忻某被依法执行死刑。...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867.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标准:“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因被害方的 杀慎杀是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从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及法律规定上看,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程序过去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带有一定行政化色彩,缺乏公开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44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这一基本政策的践行,人身犯罪、公共安全犯罪等死刑执行人数大幅度下降。但因毒品犯罪而执行死刑的人数则并未显著下降,反而占有绝对高的比例。如 罪名区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何界定运输的内涵。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运输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2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