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而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我国《行政诉讼法》尚未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法律对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鞭长莫及,放纵和 使国民以选举人的身份通过诉讼手段制约国家机关或公共性权力机构行使职权的行为,监督行政法规的正确适用,具有客观诉讼的性质。日本实务中比较典型的民众诉讼形式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08.html -
了解详情
时候,采取列举式仍是一种比较实际的作法。[3] 参考文献: [1]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2]参见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92页。 [3]参见梁凤云著:《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27.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属于人民,保障公民民主权利,依法治国,这些都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原则。但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起步比较晚,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一直限制较为严格。现行的 (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9) 【2】龚雄艳.我国应该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J].法学杂志,2001,(6). 【3】[英]丹宁.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73.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公益的需要、保护资源公共利益的需要、保护公共设施等公共财产利益的需要阐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必要性;进而从社会公共性权利的司法保护、私人力量对行政权的制约、诉 和价值与其他行政诉讼并无二致,这也就决定了他所针对的对象不能超过《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受案范围。在当今司法实践中,随着控权意识和公民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4、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对具体行政行为引用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合理或适当进行评述,实际上已经衍变为 时能够依据法定的职权、法定的程序。同时也保证了《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在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范围上一致,保证了法制的统一。 1、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但有时往往忽略了其他一些具有原告资格的人,错误的剥夺了他们的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及《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提起行政诉讼。这时,抵押权人是具备原告资格的。 二、拆迁安置补偿裁决的前置行政行为之审查 拆迁安置补偿裁决的合法性,必须以立项、建设用地许可、规划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83.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左倾冒进和法律虚无主义影响,加之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造成的破坏,行政复议制度与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并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制度一样,几乎夭折。 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行政复议条例》毕竟是《行政诉讼法》的配套制度,缺少独创性和独立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21.html -
了解详情
职责的履行必须以国家强制为保障。针对形形色色的违反市场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以国家强制对其进行规范以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行为的有序进行 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笔者认为,《行政诉讼法》这一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客观上是放纵了违法者,违法者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26.html -
了解详情
起点,受到改革开放、宪法规范变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地管理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法等相继颁布,民告官、国家责任、公正程序 都露出自己的痕迹。 [35]如果有了这样自觉的眼光,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与财产权保护路径似乎已经清晰可见。 (一)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3.html -
了解详情
非诉讼保全措施的提请人与被提请人之间的关系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政非诉讼案件的执行中的行政机关与被执行人的关系有一定的相近之处。二者均 执行。 3、提请人必须提供相关的法律根据。如监察机关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4、提请人只要认为其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