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六年德国修正民事诉讼法第546条第1项规定:“第三审法院对于不服金额超过四万马克财产权之法律争执之请求权,如事件不具备原则之重要性者(dieRechtssachekeinegrundsatzlicheBedeutunghat)得拒绝受理之”,均足证明此一趋向。控制最高法院的法官数量是保证法律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6.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基本回应是对损害所殃及的人在经济上予以赔偿,而不考虑此种侵害是由过错行为引起的,还是由不幸事件引起的。由于它不以造成侵害的 中,可以看到,在当代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中,多数国家并不允许遭受侵害之人获得双重救济,但在美国,现行的“共存利益”(collateralbenefitsrule)是此种选择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29.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毫无疑问应属财产权利,否则,“一个真正的经济价值,不论它在有教养的人看来何等俗气,都会因为没有产权而被过分使用,最终失去价值”[5]. 显然,围绕 的人格权的场合,遗属可以其自己的人格权受到侵害为由请求救济,自不待言。包括前述“事件始末”案在内,多数的死者人格权侵害案件,是以此种方式解决的。但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7.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法院按程序通知他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经通知后,乙不参加诉讼不影响法院对本案的审理。四、不能将行为人的疏忽大意认定为意外事件。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 条件应当是熟悉的,在与村民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有能力也有义务预见使用枪支可能伤及无辜的危害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终于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故应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53.html -
了解详情
劫持包括隐蔽型的劫持人质和公开型的劫持人质。发生在我国东北某省和北京的人质劫持事件都属于公开型的劫持人质,劫持者由于劫持行为被发现,犯罪行为被迫公之于众。在 的营救包括:安全救出人质;有效制服绑架者;警察不付出伤亡代价;处置过程中不伤及群众、不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消极的社会影响。其中,安全救出人质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7.html -
了解详情
冲到前部,摔倒在前排位置,致左肘关节、左腹部、左髂骨处软组织挫擦伤(轻微伤)。判决指出:被告人徐某在公共汽车行驶过程中推搡驾驶人员,致一名乘客受伤, 人,也可能有很多人,行为人所抛之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各种各样。6除此之外,行为人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甚至可能是意外事件。所以,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4101.html -
了解详情
; (4)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5)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6)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 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8194.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诉讼制度,但实践中,公民以《宪法》的名义来维护其正当权益的事件不断出现。从青岛三位中学生状告教育部到北京一老汉手持“宪法”拒绝拆迁。①这些 依靠自然科学方法解决社会科学问题的途径,人们也没办法一劳永逸地发现一个公式取代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6]因而,如同在证据认定上不得不依靠法官的内心确认一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25.html -
了解详情
也面临着案例1的困惑:即到底应当如何在保护公民见义勇为的热情和防止滥用正当防卫权伤及无辜之间进行合理平衡?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上述两个案件的处理之所以出现如此 ,在连过失都没有的时候,只能是意外事件。⒅我国的司法实践也多半倾向这种观点。如在前述谢某某假想防卫过失致人重伤案中,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谢某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260.html -
了解详情
小狗被同类咬伤,不仅痛在自己身上,也痛在主人的心头。这不,年近六旬的龚先生就因一起“狗咬狗”事件,将同一小区的住户韩先生告上了法庭。近日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九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4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