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可以被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单独行使,不存在制约关系。即使“逮捕”这一程序,制约也并不彻底,法律只是规定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该报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的恐惧,对罪犯的改造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24)。在中国,我们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中也存在被害人与被告人的调解,但范围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0.html -
了解详情
权调查和收集案件有关材料。 4、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有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9条的规定,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关于本案的辩护、代理意见。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在一审、二审程序中,担任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代理人。 律师可以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063.html -
了解详情
自诉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自诉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时,必须提供明确的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既然要求自诉人举证,自然意味着自诉人有权 时,之前在纪检调查活动中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能直接作为本案提起刑事诉讼程序的证据。但是,上述证据只要经过法定取证主体转化后即可作为证据使用,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7.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范围,也因为证据的品质会因时间一长而衰弱,因此需要有一迅速的刑事司法程序。[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被追诉一方,很容易受到强大国家机关的侵害,刑事诉讼 诉权进行制约,较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不会因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而引起程序上的混乱。 第五,辩诉交易制度。[16]近几年,理论界和实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0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后,其法律身份都转化为程序被害人。在自诉案件中,实体被害人参加诉讼的法律身份是自诉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实体被害人参加诉讼的法律身份是 、确认被害人的法律意义 (一)确保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落实 对于如何确认被害人,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不过,被害人并不因此就完全被阻挡在诉讼大门之外。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1.html -
了解详情
。 一、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 我国现行法律对量刑建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随着庭审制度改革的深入,部分基层检察院开始尝试量刑建议改革。 总结陈述,并提出量刑建议。在一些特定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可以提出自诉。在自诉程序中,自诉人拥有检察官之控告人地位。因此,自诉人也可以提出量刑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2.html -
了解详情
,并责令其立即解除非法的婚姻关系。 2、1998年5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经过审查,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 (二)重婚罪的处理途径: 从上述的法律规定变迁来看,我国建立了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追究重婚犯罪责任的机制。重婚罪不仅侵犯了私人的婚姻家庭关系,而且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818.html -
了解详情
。 1.刑期上的限定 鉴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基于简易程序、刑事和解制度上的设计,缓起诉的刑期限制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强制起诉制度,增强被害人权益保护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公诉转自诉案件作了规定,理想中的公诉转自诉制度应该同时兼具救济的功能、稳定社会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0.html -
了解详情
不起诉裁量权,因此检察机关在起诉的问题上仍然不具有终局性的权力。允许被害人以自诉的方式否定公诉机关不起诉决定的效力,从理论上讲,是对检察机关公诉权的 的外部效果。在我国的传统语境中,公、检、法三机关均属于刑事司法机关,刑事诉讼程序的前后相继特征、三机关流水作业型的工作机制以及三机关追究犯罪的共同目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8.html -
了解详情
退回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如认为需要追究行政处罚责任的,应当再次启动行政处罚程序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对此,《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号)。 [3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否受理当事人不服治安管理处罚而提起的刑事自诉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8号)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生效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