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之诉不受审判。由于主位被告上诉,原告于上诉程序中被判决败诉,为了继续维持预备合并的诉讼关系,上诉法院得就预备之诉为审判,从而将已免除承担 主观之预备合并之诉,载《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程序法》(第二册),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37、138页。 [18]所谓共同诉讼当事人独立原则,是指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5.html -
了解详情
日报》,2002年7月16日)。但是,从对有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法律规定或判例的国家进行考察,例如德国、日本等,我们发现,各国都是将其作为法官 的诉讼主张,而负有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为了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向法官(或陪审员)承担说服责任,只要当事人通过庭审活动中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活动,使得法官在心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鉴定启动权,有利于克服法官对于鉴定程序的垄断,防止司法腐败;另外,它也和我国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改革相适应,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定相协调。[29]另有一些学者则 ]参见[德]罗森贝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瑥[德]施瓦布等:《德国民事诉讼法》李大雪译,第910页。 [36]从我国的证据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6.html -
了解详情
了该事实时,则不在此限,以及《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3项如果从当事人的其他陈述中不能看出有争执时,即视为已经自认的 出版社,2003:330. [2]毕玉谦.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J].中国法学,2000,99(6):111-118. [3]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7.html -
了解详情
了该事实时,则不在此限,以及《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3项如果从当事人的其他陈述中不能看出有争执时,即视为已经自认的 出版社,2003:330. [2]毕玉谦.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J].中国法学,2000,99(6):111-118. [3]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5.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必甚至不能再进行调查。 《证据规定》取消这种情形下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目的在于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改变法院职权调查过多、过泛的 《证据科学》2008年第4期。 [11]在德国民事诉讼中,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契机在于法官对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具体怀疑。参见注[2],第820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7.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院的裁判行为也产生拘束力。对当事人而言,一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出自认的当事人非有充分证据不得撤回自认;对法院而言,法院应当 证据,也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在一审举证期限内无法提交的证据,从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出发,应视为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 依《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6.html -
了解详情
法价值的冲突。本条修改之前,第2项实际上被当成狭义侵权规定的补充,修法之后,违法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定已经与狭义侵权规定脱钩,对世权受侵害若同时涉及违法 ,尚请参阅拙文:《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第2224页。 [52]比如最高法院六八年三月二十日第三次民事庭会议决议,针对当时的证券交易法第60条第1项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88.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包括职业法官和名誉法官组成法庭进行审理。 在长期的实践中,德国劳动司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比较完善的诉讼程序。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调解, 中如果涉及到企业委员会,法庭首先要对该企业委员会是否是合法产生的进行必要的调查,然后根据法庭所采的证据,对争议进行审理。2、举证责任不同。裁判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34.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版,第64页。 [13](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第4版),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 [23](日)齐藤秀夫:《民事诉讼法概论》,第297页;(日)高根义三郎:《主观的举证责任と客观的举证责任》,学说展望ヅコリト三00号,第29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