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的是损害他人利益而为自己获取利益。从我目前的统计资料看,还没有发现上市公司因操纵市场而被处罚的[6]。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操纵市场的 的。所以,一旦违规行为被发现,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往往受到牵连。 三、我国上市公司不守信用的原因剖析 (一) 证券市场内在缺陷的分析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00.html -
了解详情
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且,由于受到以物的利用为中心代替以物的所有为中心的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淡化所有权或将集体所有权虚无的趋势,这对作为农村 但其对该权利的规范却极为粗疏简略,其中既未明确宅基地使用权人能否转让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也没有规范应否准许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使用权,这些均有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47.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但在构成要件中还存在一些规范性、价值性事实,对这些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故意范畴?对于这个问题,李斯特作了以下令人发省的阐述: 立法者 说,在方法论上有其独创的一面,跳出了德日刑法学当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非议的、为了说明客观处罚条件不是犯罪构成要件,就先说明其不是故意、过失的认识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6.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状态下的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处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的行为人又该承担何种程度的刑事责任,理由又为何? 由此推断,行为人在醉酒状态下的刑事责任能力之有 混淆之虞,重新陷入功利性认定酒后行为构成犯罪之穴臼,使得对醉驾的处罚更多地受到自然法感的牵扯,而出现同类案不同罪,多种观点争论难息的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7.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思想性的目标设定,也是被禁止的。〔51〕 其二,无论是何种形式通过的刑事法律,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都应当受到刑事法律的敬畏与敬重。正如司法也可以杀人〔52 以相应的惩罚标度来表明这种依次的关系。〔70〕同等的罪行应当同等的处罚,同等的情形应当得到刑法的同等规制,当然也意味着同等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72.html -
了解详情
会存在论者指出的问题。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将间接正犯实行行为解释为利用行为导致的,而是我国刑法对教唆犯处罚过于宽泛造成的。教唆犯是犯意的制造者,从法 行为的具体类型,也同样应该具备该属性。间接正犯的场合,不管被利用者属于何种情形,由于被利用者犯罪意图的实现在事实上取决于作为工具的他人行为,只有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2.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大于他人的犯罪人理所应当受到重于他人的刑事处罚。如前所述,妇女在该类罪中的作用,不一定比男子小。如果依帮助犯处罚,显然会出现罚不当罪的情况,将产生不利后果,给 暴力、强制、威胁或趁人无备,对他人施以任何性进入行为,无论其为何种性质,均为强奸罪。[14]如果说就某些特定的犯罪而言,特定的人不能成为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8.html -
了解详情
是由基本犯罪派生的部分,即可分为基本犯罪构成与加重犯罪构成两部分,对于两者是何种关系,是有不同认识的。 一是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一个罪刑单位是一个犯罪 视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结合形式的犯罪形态。复合形态说虽然避免了仅仅将重结果视为刑罚处罚条件的纯客观的结果责任的不正确认识,并且在要求行为人对于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91.html -
了解详情
让行为人受到法律的责难。这样看来,一般情况下,只要肯定行为人负有某种注意义务,本来具有履行义务的注意能力而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注意能力,就可以将其 能够肯定,接下来就要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注意能力,即预见结果发生和考虑采用何种措施才能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能力以及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具有避免结果发生的能力,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2.html -
了解详情
联合办案,在政法委操纵案件的司法窠臼中,我们能有何种对重庆的清楚认识呢?对于正确判断重庆模式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我亦深知,打黑当然是全国人民都支持,但 ,只要违法犯罪,打击肯定无妨,但是,在任何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应受到保护,这一点不知刘仰先生认同否?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公正的裁决,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4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