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维持民主制度。 结论: 司法民主建设,提高司法民主的程度无疑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这一涉及未来中国司法应然走向的大 ,毕业于苏州大学,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法理学硕士点负责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理学宪法学会副总干事。 【注释】 [1]辩论全文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依据法律独立作出判决,有些案件法官不能独立办案,往往受到上级法院的干扰。中国司法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还不够高。这些因素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到了司法机关对 ,以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司法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司法权威 在法治社会,只有司法机关才能为公民提供真正有效的救济。由于在我国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017.html -
了解详情
和改革历史的说明。 第一点,如何在中国的语境下界定司法改革中的司法。 我们现在经常讲司法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司法制度及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 修改。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30年来,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我们在不断进步,改革不断深化。如果说我们看出了什么经验的话,基本的经验就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7.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无法无天之苦的切身经历有关,但也的确正因为如此,才有法院、检察院等基本司法制度的恢复,才有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视和强调,以及之后的诸多体制改革。 有第三只眼等等想象的神秘化的表象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的是法治主义的司法逻辑。中国司法改革应该朝着逐渐亮明此种逻辑的方向进展。 四 不少人老是担心基于现代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4.html -
了解详情
activism)不能相提并论。后者的具体含义,参见张志铭:《中国司法的功能形态:能动司法还是积极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顾培东:《能动 占八成》,《人民日报》2005年9月26日第10版;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7.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党、政府、军队及其他公共组织)急剧膨胀进而支配社会的总体性(totality)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此种总体性,但有关国家与社会的这一 消解。 学术界上一波有关法院体制改革的讨论浪潮已过去十年之久。(注: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44.html -
了解详情
多地关注西方社会形态、历史文化传统,未必都适用于东方社会。[42](P86-8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从立法方面来看, 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从司法方面来看,司法制度基本完善,司法已经成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制,职业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10.html -
了解详情
办学,进行日常教学组织管理。 1998年以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校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法学教育。 【注释】 [1]参见郝兰琼教授2008年11月11日在中国政法大学题为美国的法学教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58.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应采取单一制国家的主张,[6]为新中国选择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当然,民族关系、经济因素乃至国内外形势 与时俱进而造成,但实质上却是中央立法权与地方司法权的现实冲突。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创新的推进,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出现某种不协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的汇编为准。[5](P53)大陆法系国家判例的生成也不存在司法程序外的特定审查程序,作为判例的判决可以是本法院作出的判决,也 司法管理体制的相应改革,判例制度不可能独立发展起来;第四,因为司法制度的独特性,未来的判例制度会是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与英美法系和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