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诉讼期间原告损失扩大需要列入赔偿范围的,二审法院应当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就赔偿数额重新作出判决,并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 二、侵权人 实践中,存在的最大争议是如何界定共同被告是否具有共同过错?不同的行为导致同一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就可以认为行为人具有共同过错?笔者认为,对该问题尚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55.html -
了解详情
采纳。 据此,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判决:一、解除李娜与丁清之间的服务合同,丁清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返还李娜服务费13782元;二、驳回李娜的其他诉讼 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等,共计13项。 《消法》中的欺诈如何理解?首要的问题是,经营者的欺诈应否置于所谓的民法反欺诈制度之中?是否应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18.html -
了解详情
将来发生的一切事项。在法律制定实施一段时间之后, 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原先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外的新问题,于是法律具有时滞性。[7]如1979年制定的《 的引入审判。 3、必须重视法律论证理论的恰当运用,即法官的判决书应当详细的展开判决结果的得出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依某某法律就直接得出结论,这样无法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506.html -
了解详情
且符合诉讼条件,就都是合法权利的行使,不存在滥用诉讼权利的问题。诉讼的提起首先要通过法院的审查,只要是法院审查后立案的诉讼,就说明原告确有诉权, 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且,在第二章一、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66.html -
了解详情
应进一步改进,如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一些程序性的措施应当详细向当事人阐明,使其了解法律程序的正当性以及重要性,判决书应强化说理性,判后释法制度应当得到 重视司法的权威性,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法院、法官的威信不高,除了以上提到的相关因素,还存在国家对此不重视的原因在内。当前我们过于强调社会公众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5.html -
了解详情
平衡赔偿责任,防止滥用诉权,本文对学校的归责原则、校方存在主观过失的自由裁量权把握的问题进行以下讨论:实行基本义务教育的学校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生为无民事 行使的内心确信。 (三)把握法律原则和法理精神 一些法官法学理论素养不足,在判决书中笼统地表述学校教育不够,管理不严,监督或组织不力,未尽充分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9.html -
了解详情
妥善解决行政纠纷。当然,调解不应仅限于一审程序,行政诉讼调解的确立已给予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在二审、再审程序中适用调解,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保护 就该法律关系再行起诉,这也可以称之为既判力。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结语 诉讼调解作为我国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9.html -
了解详情
掌管军队,也不控制金钱,它只有书写判决书的笔。这说明司法权依赖于理性和判断而存在。司法的过程是一个理性展开的过程,是一个说理、论辩、协商和 将职能转变为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对于合议庭认为适用法律不明的问题作出解释,不能作出解释的逐级请示。三、重塑错案追究制-追究事由法定化错案追究制对于合议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0.html -
了解详情
的也是请求权的期间限制。并且,消灭时效制度最主要的、本来的机能和目的就在于将请求权的对方当事人从权利不存在的举证困难下解脱出来这一点上,是将权利消灭的法定证据 史尚宽书,第625页。「38」关于日本民法中消灭时效的标的(或称客体)是权利本身,还是请求权的问题,我国前辈学者史尚宽、梅仲协、胡长清等先生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已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现就民法通则的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公民(一)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问题1 人的共同享有;其中各组成部分可以分别独立存在的,各组成部分的著作权(版权)由各组成部分的作者分别享有。136.作者死亡后,著作权(版权)中由继承人继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2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