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但是被害人不能提供证据证实被告人确有财产可供赔偿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可见,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以被告人确有赔偿能力为前提。但如此规定有失偏颇。 权利,不管是否达成调解协议,受害人均有权在案件移送法院后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受理,并审查调解协议内容是否违法,是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由此我国刑法明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只包括物质损失,而排除了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案将精神损害赔偿转化为心理治疗费用,将精神损害转变为物质损害得到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49.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和服务提供中短期规划,以改进21世纪民事法院和家事法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范围和质素,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赋予的机遇,激进地变革审判方式,促进法院的 将越来越强烈,法院管理权、社会干预权与当事人自主权将重新分配。 民事诉讼的社会化主要涉及社会公众平等接近司法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程序经济和法律援助问题。在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护人)、案情较为简单的,民事争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民事诉讼的被诉主体复杂、超出刑事诉讼被告人范围、案情复杂的,为了防止刑事审判法官分散 得到司法救济。因此,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应当允许被害人对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缺席判决。 (三)执行鼎新 人民法院必须努力克服和解决当前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55.html -
了解详情
地不一致、“皮包公司”、“名存实亡”等原因造成送达难等问题。如何解决人民法院受理的国内民事案件送达难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剖析,谈一点改革上的建议 可以现场留置送达,皆为有效送达。对于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的行为由立法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在送达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现行诉讼法体系,检察机关在传统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直接监督方式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了诸如环境公害、垄断之类的案件。通过放宽起诉条件,扩大民事诉讼的启动主体范围,对鼓励公民积极维护其权利,充分发挥法人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7.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中精神赔偿是予以认可的,但我们看到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显然这是将附带民事诉讼 这种利益是相对独立于社会利益。因此,被害人某些要求救济的主张应于一定范围保障。二、公平优先,效率兼顾。司法的生命在于公正、公平,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6.html -
了解详情
例外。如《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就规定:“除法律要求辩论在审议厅秘密进行的情况外,辩论应当公开进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 涉及的法律问题排除在外。 2、从受理案件的当事方来看,有自己特定的范围。 国内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当事方主要是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欧洲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92.html -
了解详情
与执行制度有关。法律文书不明确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只要受理民事诉讼的法院对法律文书的制定加以规范。而被执行人的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执行人员徇私枉法及 得以解决。而且必须是全国人大立法,不能采用部门立法的方式。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规章,或由最高人民法院起草法律草案,就有可能在法规或法律中回避法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9.html -
了解详情
地不一致、“皮包公司”、“名存实亡”等原因造成送达难等问题。如何解决人民法院受理的国内民事案件送达难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剖析,谈一点改革上的建议 可以现场留置送达,皆为有效送达。对于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的行为由立法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在送达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