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争点的立法和审理现状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将了解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列为开庭前应做好的准备 的审理(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被告不予答辩,对被告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后果。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被告答辩的规定,是赋予被告一项诉讼权利而不是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理和裁判具有符合国(区)际私法规范的前提。 在我国内地,人民法院是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所规定的起诉条件决定是否受理某一涉外商事案件的, 法院起诉的权利,因而可以认为当事人事先作这种不确定的选择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但是笔者认为,上述协议约定的是一种竞合管辖(虽然我国内地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4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和义务,告知当事人在诉讼中应该做些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如何正确地行使诉权,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证据是诉讼的核心,庭前指导主要应围绕证据来展开 利用质证权、辩论权进行攻击,打断其他诉讼参与人陈述、辩论不听制止的,应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法庭规则的相关规定予以制裁。笔者建议,法官应采取制裁措施而未采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87.html -
了解详情
即是量化的概念,作为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具有明显的确定性,根据既定的标准在什么诉讼标范围内的案件确定由哪级法院管辖通常一目了然,可以有效避免级别管辖争议。 、统一法律适用和推进法治的职能,也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审级利益。这是今后修改《民事诉讼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5、确定级别管辖在标准上应当明确并便于操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之一。 (三)、关于公民能否成为义务协助人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人民法院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人民法院 3、建议规范中止执行案件。笔者认为:执行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不管什么原因和理由,只要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没有执行完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91.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通过电子证据的特点,探讨认证电子证据的规则,即法官在庭审的时候使用什么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进行综合的认证?相比之下,传统证据的认证规则不可能完全解决 ,直接关系在对电子证据进行认证时,究竟是使用现有的证据认证规则,还是另行创造一种认证规则。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把电子证据作为独立的证据种类,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2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第一种观点,只看到刑事调解的弊病,但没 有仔细去分析这些弊病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过分忽略了人认识事物的能动 性,而且这么做只会导致刑事 的诉讼程序。 3、当事人地位不平等,意志自由无法实现。 《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 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加以评断,对诉讼证据的限制性规定较少,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凡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事实和材料,除立法有明确限定外,都具有 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二[J].人民检察。2001(4)。16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第265页。17陈朴生,刑事证据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6.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要件(6),然而就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条文上看,并不存在像德国民诉法那样明确的限制上诉的许可标准。这实际上意味着上诉权是一项普惠的、当然的权利: ,现行法律对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无论在对象、理由与时限上均无明确的限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当事人的意思如何,只要发现裁判确有错误,都可以提审或再审,这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关系争议的真实情况,作为定案处理的依据”。据此,我国传统民事审判的理论和实践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任务是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或案件的真实情况。查明案件的客观 真相的心证。而证明标准(也称证明尺度)则是一把尺子,衡量什么时候证明成功了,它决定着法官必须凭什么才算得到了心证。法官对真相心证的尺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