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活动的主要目的。但这一目的实现同样受到报应与一般预防的限制,例如减刑与假释都受到原判刑期的限制,以免过分追求个别预防效果而有损于报应与一般预防。 「 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执行制度来确保相同情况相同待遇,那么正义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4.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抢劫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参照执行《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冒充,是指通过着装、出示假证件或者口头宣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116.html -
了解详情
还少吗?监督者又由谁去监督呢?是的,我国有纪检监督、立法监督、检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行政复议监督、行政监察监督,监督人员不能说太少,监督机构不 自由和名誉,他们也会觉得生不如死。无期徒刑如果没有减刑和假释的可能,那是比死刑还要残酷的。下跪求乞的人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笑贫不笑娼”已成为社会风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治的技术保障。三、刑事立法的一般正义向刑事司法的个别正义的演绎与具体化,决定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存在的合理性。关于刑罚个别化,学界均认为它是刑罚运作的重要 个人情况”的若干内容;而行刑制度中从缓刑、减刑到假释,均体现了该原则要求抑或说是该原则指导的结果。由于该原则贯穿刑罚适用全过程,因而可称其为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8.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故意杀人、伤害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骨干成员就应当从严掌握减刑、假释的适用,其他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认定,必须严格依照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的规定,从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269.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了非刑罚化;刑法典有诸多制度保障实现非刑罚化,如缓刑、假释、减刑等制度和免除处罚的情节,有助于实现非刑罚化;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还设置了社区 造成现实侵害为条件,以行为人实施了危险行为这一单一要件,对于该罪的司法证明与认定标准较低。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也称必要性原则,要求将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89.html -
了解详情
罪名中,下列罪名为行为犯:私放在押人员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商检徇私舞弊罪, 认定行为完成。因此,在行为犯不存在行为实施终了的未遂,只存在行为未实施终了的未遂。从立法原意及相关司法解释(如《规定》)来看,上述罪名应当为过程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640.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故意杀人、伤害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骨干成员就应当从严掌握减刑、假释的适用,其他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不大的 的认定,必须严格依照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的规定,从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2.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监狱在进行狱政管理时涉及相对人权利受侵犯的行为有以下几种:作为减刑、假释重要依据的日常考核、计分考核等,行政奖励,行政处罚以及其他狱政管理 内容采用不同的救济方式,建立多种救济途径,以切实保护罪犯的基本权利。 1.建立健全罪犯诉冤制度。诉冤,从文义解释看,是指倾诉冤屈。罪犯诉冤制度是指罪犯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0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关键是对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中有发明创造进行恰当的解释。 一、认定重大立功应以专利技术属于重大发明创造为前提 发明创造既是日常用语,也是 技术革新的应认为是确有立功表现。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1991]28号)则规定,在生产、科研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