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当事人在上诉期内不上诉,而等法院裁判生效之后直接向检察院申诉。笔者赞同有的学者主张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借鉴行政程序中听证程序,对于拟抗诉 行政检察监督改革论纲[J],北京:人民检察,2004.4 [12]杨立新.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J],北京:法学研究,2000.4 [13]李忠芳,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惩罚技术成为一种程序性技术,它必须在一套严格的程序中才能实现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重新结合。正是由于这种程序的存在,正是由于仅仅对人们的行为的关注 运动技术演化为后来的严打技术;原来对集体闹事和上访的处理技术现在转化为通过行政诉讼的管理;原来的有大队干部或亲戚邻里进行的民间调解现在转化为受过法律培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67.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才能起动,因此,用原告诉表述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程序起动的规定。 2、解决了按《通知》规定确定的案由在裁判文书中前后衔接问题,且案由的表述体现了《通知》 新的权利,科以新的义务。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根据《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由起诉人负证明责任。起诉人只要能证明与被诉行为存在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53.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才能起动,因此,用原告诉表述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程序起动的规定。 2、解决了按《通知》规定确定的案由在裁判文书中前后衔接问题,且案由的表述体现了《通知》 新的权利,科以新的义务。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根据《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由起诉人负证明责任。起诉人只要能证明与被诉行为存在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12.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监督等国家权力性监督,这是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机制和判断标准。国内外的行政诉讼实践证明,通过司法审查来监督和判断征用措施的是否真正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就是 ;(3)协商。根据征用补偿的具体情况,协商可分成协商前置程序和事后救济程序。比如在协商前置程序中,先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就补偿的有关事宜进行协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77.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的受案范围之外,法院就有权对其进行审查。所以,行政确认行为应当是在行政诉讼管辖范围之列的。当然,对纯粹的精神病医学鉴定,并不存在可诉性的问题 的鉴定,还是以鉴定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严格遵循有关的程序要求。本案中,大连市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组未经鉴定委员会授权,对无卷宗、案由、案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强调审判公开、检务公平、政务公开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使得公开原则成为行政程序中普通适用的原则。 再次,行政复议法还增加规定了"有错必纠原则"。有 规定,对省级政府及部委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作出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在这次《行政复议法》的审议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42.html -
了解详情
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则应当分别确立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关于证明标准,应当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所区别;关于审级制度,应当确立一定范围内的三审终审制;关于督促程序, 」最高法院于1995年8月10日下发了《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在此之后,一直截止到本文写作时为止,最高法院已先后发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No153条规定: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立即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或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即 自认规则、关联性规则及有关查证程序、采证程序规则。2在行政诉讼中设立行政诉讼查证程序规则、行政诉讼适用的行政程序证据规则及行政诉讼审查程度规则。(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是一种有限的监督。其监督效力仅限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之中,而重点是对刑事违法和刑事诉讼程序的监督。第三,检察机关的监督是一种程序性监督,主要 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隐性程序具有单方性。在隐形程序中,“单方面接触问题”比较严重。第二,隐性程序具有多样性。由于隐形程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