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结为下述过程:程序的确立;法律与道德分开;法律从适应社会、教育和启迪的功能中剥离出来。他还特别指出,法律的教育功能在希腊法哲学中特别突出, 对待它,法律也就不会沦为工具。回顾现代法的发展历程,法的实证化本身只是人们对于社会正义、对于善地不断探讨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制度组成——对于独立和自治的理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3.html -
了解详情
要建立文明世界,那么,有着光耀古今世界、惠及全人类的古希腊哲学、雅典民主思想和罗马法、罗马共和思想的希腊国和意大利国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常任理事国;近代以来 政治对话与合作机制既是文明共存理念在世界事务中的体现,又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价值的融通。第二、目前出现的安理会改革受阻困难,只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1.html -
了解详情
任意施加于个体。从古希腊前进到古罗马,罗马市民与外来人的交往的扩大,产生了万民法。为什么来自其他城邦的人要遵守本城邦的法律?为什么不同的城邦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个人没有独立人格,社会却可以支配一切。[21]这种思想反映到法律上,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法律体系,可以称为刑法秩序,属于绝对的整体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1.html -
了解详情
经州高等法院允许后就判决中的法律问题提起上诉。如果案件具有“重大意义”或者州高等法院判决所依据的理由与联邦法院过去的判决所确定的原则相抵触,则必须允许 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所体现的“追求妥协”与“分配正义”的指导思想:在审判机构与审判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保证在合理的期间内完成对不断增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5.html -
了解详情
私”。东方文化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而未能完成自主的法律现代化过程。日本文字中“公”与“私”是从中国传入,其含义虽然与中国文字中的意义不尽一致,但基本上是同源同宗。 1,4.又参见[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正义和法》,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5页。[24]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59.html -
了解详情
应局限在思想的故纸堆中寻找,我们大可不必依赖学者的只言片语。报应内在于生活之中,完全是人类本能的生物反应,是基于直觉可感受到的正义。刑罚学区分报应刑与复仇当 的东西都决非世俗的法律所能禁止,即便不正当观念。报应主要表现为一种深深根植于人类本能的观念,故法律不仅不禁止,且相当程度体现报应正义的要求。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05.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成员身份、地位的法律确认,又意味着一种公民个体自愿归属于政治国家的观念。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新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所说的,“任何文明 是某一公民群体(即政治国家)的成员,并与这一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具有平等的地位。在早期,“公民”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古希腊奴隶制国家最早使用公民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群体)拓展到个人,这一时期「权利」的意义比较接近西方文化中的原有含义。由于中国文化中任何正当性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政治文化离不开道德判断, 至1911这十年中,「权利」一词成为最常用的政治文化词汇,它不仅涵盖了西方rights的法律和个人普遍价值两方面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新政其间是中国知识分子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群体)拓展到个人,这一时期「权利」的意义比较接近西方文化中的原有含义。由于中国文化中任何正当性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政治文化离不开道德判断, 至1911这十年中,「权利」一词成为最常用的政治文化词汇,它不仅涵盖了西方rights的法律和个人普遍价值两方面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新政其间是中国知识分子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83.html -
了解详情
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随后经历了西方的各种宏扬法的正义的精神文化建设将其定形,如十二世纪中叶的 专制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产物,即长久的封建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中国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