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认定有异议,规定当事人必须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产生诉讼成本和诉累的问题。因为当事人产生纠纷的实质是赔偿责任,也即对具体的权利义务如何分配的问题。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民事审判的性质不符,而且势必混淆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的区别。按此说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也混淆了民事审判与形式审判的区别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和法律效力。因此,批准行为机关可以对提交批准的法律文件进行修改、补充和实质审查,即省级人大常委会不仅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有批与不批的权力,而且 较大的市的立法项目在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之前,两级人大之间都会以一定形式进行工作沟通,通过通报或说明情况、交换或征求意见等,最后这些立法项目大都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189.html -
了解详情
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是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 ,借鉴国外司法审查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并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 扩大合理性标准的适用范围,适应了现代行政法治已从传 统的形式主义法治发展为实质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8] 在我国,行政法治发展至今日,行政自由裁量权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6.html -
了解详情
依赖于宪法效力。(四)法律效力的实质是国家强制作用力的实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效力自然是国家强制作用力的根本实现形式。因此,宪法有无效力以及其效力的 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侵犯。在我国,违宪审查制度还很不完善。违宪审查的专门机构和违宪审查的程序缺乏国家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使得我国的违宪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55.html -
了解详情
中,司法权在面对至上的议会的时候,显得非常虚弱并受到质疑。 司法审查分为纵向审查和横向审查两种。纵向审查是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或中央法院对地方法院的裁定和判决的 反对和抹杀。无休止的党争最后葬送了一个个创造过盛世的王朝,零和博弈的另一种形式农民战争也使得中国陷入一乱一治的历史循环,在内斗中丧失了民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8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适格。证据的可采性(admis-sibility)就是指一定的证据方法在形式上和实质上能否被法律容许用于待证事实证明的基本特性。换句话说就是证据必须有 的证据予以认定。为了防止当事人滥用异议权,应该对此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法官审查后认为视听资料明显不存在经过人为的剪辑、篡改或编造的可能,则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桑斯坦教授的进路,笔者认为,以合理审查为代表的温和的审查形式是他更愿意赞赏的,理由是:一方面,法院缺少审查其他政府分支的事实认定决定的能力 [8];另一方面, 教授所采信的解释论是价值导向的、实质主义的进路。 在此进路下,桑斯坦教授提出一般化的主张忠实于文本、结构和历史的三层结构,以替代单纯忠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94.html -
了解详情
诉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如果当事人的诉状符合上述条件,予以登记立卷,转入再审事由的审查。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法院行使释明权进行解释,如果当事人坚持申请再审,裁定 隐私外应公开进行。听证应只对再审理由进行程序性的形式审查,不能进行全面和实质审查,通过听证的审查,对符合法定再审理由的作出再审裁定。不符合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5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审理的难点。其实,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证明标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前文所论,我国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的标准包括证明对象和证明标准两部分。由于审查着重 管理处罚条例》第22(1)条,决定给以处罚作为在处罚决定书中引用法律条文的书写形式,或是只引用法条而不注明具体引用的款项。尽管其不规范的形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93.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时限进行规范,其目的在于体现保护弱者,追求实质上的法律平等的精神。如何做到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合法有效的审查,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笔者 ,才能使行政行为有效成立。 7、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法律规定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的,就不能采取口头形式,否则违法。例如,工商行政机关对申请人颁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