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谓重大立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检举、揭发他人可能被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具体情况向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提出豁免请求,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豁免的决定。拥有决定权的机关作出豁免决定后,提请批准豁免的机关根据豁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就是充分考虑到形成翻供的原因往往不仅限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抵赖动机。翻供是否能够成立,其条件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口供作为一种证据的有效条件是一致的 心态有所变化,常常将案件发生的主要责任推给被害人或同案人,以求得从宽处理。也有的被告人在不知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如实陈述,一旦知道被害人死亡、同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主体资格的证据。如青少年犯罪案件必须有犯罪嫌疑人的出生证明,以确定其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卷中有材料反映疑犯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必须有相关的 的,为有逮捕必要,有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的,可以作不批准逮捕处理。 参考文献: [1]樊崇义 证据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1年7月 第一版 [2]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4.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罪轻情节,对他适用的刑罚就可能是有期徒刑包括最高刑三年,而乙如果有自首或立功或防卫过当等罪轻情节,对他适用的刑罚就极有可能是拘役。 的犯罪情节。 (三)司法工作人员是否需要将认定可能判处刑罚的根据及其证明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这也许是司法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处理取保候审时最不耐烦的一个问题,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奋斗目标。法治国家,要求国家必须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前提条件下,在处理各类事物时按法律办事,不准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存在。因此保障公民最基本的人权是法治国家 ,比较含糊。对审判的时候的上限时间在理论上的共识是法庭审理结束之前,那是否意味着审判结束之后、死刑执行之前,如果出现了怀孕的情况,对该孕妇可适用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8.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法》规定了防止证人身份数据暴露的一些处理方式,如在制作笔录或文书时关于证人的身份应以代号为之,证人的签名可按指印代之,载有证人真实姓名等足以识别 法律对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尚无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证言也仅适用于《刑法》中关于自首、立功的规定。对于那些参与了犯罪,但情节轻微,在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31.html -
了解详情
,直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二)严中有宽。即使是所犯罪行严重,若有自首、立功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予从宽判处罪当判死刑。如有 处理上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从宽处理原则,对未成年犯罪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33.html -
了解详情
而并不应是检察官的助手。故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不会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公正处理。[③] 二、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 从追诉犯罪的过程看,侦查活动无疑 依据,侦查人员应当就其履行职务中发现案件事实的有关情况及其调查取证的程序是否合法出庭接受质询。 2、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具有理论基础。为了确保程序公正与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6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自首认罪在适用刑罚上予以宽容。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司法误导,使司法人员在工作中过于看重当事人的认罪态度,并常常以当事人是否自动认罪 应正确深刻的理解法律,加强自我约束,合理的行使裁量权并通过正当的程序做出处理结果争取做到司法公正。制约从外面,克制从内心,共同保证司法人员对无罪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5.html -
了解详情
(二)对一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证据无异议,仅以中止、未遂、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为由提出上诉的;一审判决认定主要 是否正确,上诉理由是否成立进行,明确提出二审检察意见。 13.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最后陈述。 14.休庭。 然后传其他案件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到庭按以上程序开庭审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