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能充分保护法益的情况下,就应当予以处罚。 综上,1997年刑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刑法报应与预防,保护法益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对于已 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2月17日作出的《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认为: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4.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扩张至可能的文义射程之外。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 的目的恐怕十分困难。 [16]同前注[6],第500页。 [17]宋英辉:《刑事诉讼法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1页。 [18]雷小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89.html -
了解详情
和价值。但就目前取保候审运用的实际情况来看,逮捕为常态,取保候审为例外已是办理刑事案件中默认的规则。这与我国设立取保候审制度的初衷相悖。 二、取保候审在 正确理解相关规定,将并不严重的犯罪作为严重暴力犯罪,如将强拿强要、未成年人抢劫在校学生,情节轻微的都作为不能取保候审的情形。 2、 办案人员对取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773.html -
了解详情
应遵守的一般考察规定基础上,增设特殊缓刑犯应该遵守的特殊规定,并增设未成年人复合缓刑类型。 【关键词】正义;功利;缓刑类型;暂缓宣告;暂缓执行;复合 贯彻教育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3.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如2001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 ,成年人,同样需要回归社会,其存在的依据并无不同。因此,要在对未成年人实施量刑调查制度的基础上,推广到所以成年被告人。 如前所述,我国有的法院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危害性的轻重,还需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从而确定犯罪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轻重,决定是否判处刑罚以及如何判处刑罚。简单地说,刑罚个别化就是对 ,我国的司法实践也是有所反映的,这里最为典型的是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6.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就钦州市来说,自2002年以来,该市就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9件177人,其中抢劫26件51人,盗窃38件48人,寻衅滋事28 杰、罗锋编:东方法律网《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6)钦州市钦北区法院刑事审判案例选 (7)陈兴良编:《刑法总论》人民法院出版2002年第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91.html -
了解详情
逐渐由小学生演变为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统计数据表明,闲散青少年、辍学、失学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增大,而且针对人身和财产的抢劫犯罪所占比例最多;网络游戏 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92.html -
了解详情
三、常用量刑情节的适用 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情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及其调节比例。 6)未成年罪犯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的,应当宣告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40.html -
了解详情
希望不劳而获,但是自身的经济来源拮据,满足不了要求,易引发盗窃、抢劫、伤害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与周围客观 的,都优先考虑从轻处罚,以体现刑法从宽的精神。 2、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制度。 在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羁押、缓刑、假释、减刑、附加刑方面,我国法律都有别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