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当事人因过失为举证妨碍行为,且被妨碍的证据并非证明案件事实的唯一或关键证据时,可降低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即由高度盖然性降至中度盖然性或低度盖然性 作者简介】 肖启明,单位为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 【注释】 [1]黄国昌:《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6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39.html -
了解详情
在侵权责任法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法律适用上的关系上,民事审判上尽量不要涉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赔偿义务人不一致 。包括辅助器械治疗、康复锻炼、按摩以及营养费,必须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及国内辅助器械生产单位的证明予以确定。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司法鉴定予以确定。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967.html -
了解详情
保险人的合同权益。三要积极探索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新思路。认真研究探索医疗损害鉴定规范化工作,及时研究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新问题,既要充分保护患者权益,也 调解的综合效用,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矛盾解决在基层。 3、要进一步强调民事诉讼的程序意识,注重程序公正。一是要规范送达方式,避免未穷尽其他法定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731.html -
了解详情
保险人的合同权益。三要积极探索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新思路。认真研究探索医疗损害鉴定规范化工作,及时研究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新问题,既要充分保护患者权益,也 调解的综合效用,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矛盾解决在基层。 3、要进一步强调民事诉讼的程序意识,注重程序公正。一是要规范送达方式,避免未穷尽其他法定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89.html -
了解详情
能作出这种判断,而必须将事实争议留给证明责任规则呢?关于这个临界点的讨论构成了证据法上的证明标准理论。证据标准,简言之,就是关于裁判者何时能够形成 必须适用证明责任裁判?尽管这对诉讼法学者而言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中,显然还有进一步阐释的必要。[24] 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首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质那是妄想。为陈文所赞赏的排除一切合理怀疑证据证明标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论基础之上的,该着者阐发自己的见解的时候,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人被定罪,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50]在英美国家,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界限在某些环节上以相同的原则运作,如刑事被告人的自愿承认有罪与民事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0.html -
了解详情
抗辩之审理与裁判等新型民事诉讼的合理解决,均离不开对《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完善。 2.程序保障之要求与标准的日益提高对民事诉讼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赋予其完整内容,在举证责任分配方面则应当分别确立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关于证明标准,应当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所区别;关于审级制度,应当确立一定范围内的三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结构、审判方式、审判原则等方面更类似于民事诉讼,如诉讼主体主要是法院与双方当事人,自诉案件的审判可以适用调解,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诉,自诉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第259页。 [20]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履行证明责任需要达到的证明标准或证明程度不应强求一致,其理由如下:第一,控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6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以上内容突出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由政府主管 承担,从极端角度看,用人单位没有必要对该事实进行任何的证明活动,只要在劳动者提出的本证即将奏效时,提出反证即可,这种结果显然对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684.html -
了解详情
力的法律规范总称。当然,这种规范不可避免地要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行为,以及当事人的证明行为和法院认证行为产生影响或对其行为产生指导和调整的 取舍的结果。事实上,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制度选择困境下,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标准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价值目标必定要外化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