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意,或者对方无正当理由拒绝,该方可以诉请法院判决免除对方的同意。具体对《婚姻法》第17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正确执行,应完善以下几点 规定 我国《婚姻法》只规定了因离婚而解除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情形,但在日常生活中,夫妻财产制的解除还包括因一方死亡、分居、协议变更或根据法律规定而改变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约,造成未与子女生活的一方无法行使监护权:原因在于首先离婚后父母不可能与子女共同生活,无法共同进行具体的随时哺育、教育、监管,也无法承担责任, 征寻子女对探望的意见,无法切实保护被探望子女的利益。无论是当事人协商,还是法院判决,长期以来都忽视了未成年子女的愿望,使得本应成为探望权主体之一的子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68.html -
了解详情
与举证。如果原告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无论是法院还是被告都很难知晓。一般对于夫妻共同财产数量的认定均以原告所述来认定,因为无论是在 。由于被告被监禁,所以无法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在这类离婚案件中原、被告双方通常因子女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协议,较多的表现为争夺抚养权。被告通常将子女视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543.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解散公司并要求原告退回出资。3.原告将解散请求与分配公司剩余财产请求合并。如李某和王某共同出资成立某有限责任公司,李某占67%股份,王某占33% ] 实践中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即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后,在组织清算前,股东们幡然省悟、冰释前嫌,达成了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公司僵局的协议,想让公司继续存续,公司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95.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所有制,那么在甲与乙之间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甲乙婚后所还贷款应当认定为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甲的个人债务,离婚时应当由甲支付婚后所还贷款 ,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婚后还贷无论在何种情形下均属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个人债务,应当由买房一方支付婚后还贷金额的一半给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45.html -
了解详情
如购买一套房产只为居住使用,非为投资盈利。如果在离婚分割房产时将上例中增值的5万元归为共同财产要求甲男支付2.5万元,甲男若并不打算离婚当时卖 的分配比例,但不宜判决非产权方获得全部租金收益;产权方举证证明房产出租经营管理完全由己方实施的,与对方无关,租金收益就应归己方所有。 我国部分法院的处理办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25.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3月1日,乙女以感情不和为由提起离婚诉讼,并提出婚后参与偿还了部分贷款,应将该房产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请求。经法庭调解,甲男同意离婚, 结论不符合社会认可的公平观念和立法本意。比如在前文例子中就有可能出现乙女完全没有出钱却能仅因为结婚登记成为房屋共有人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但为普通民众不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24.html -
了解详情
有些条文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生活和婚姻家庭的发展,例如夫妻财产制,把婚后所得共同制作为法定的夫妻财产制,规定过于简单。1980年《婚姻法》产生于改革开放前期, 倾斜。对于生活困难的无过错方,法院还可以判决有过错方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但这不是损害赔偿的内容。 (三)、追究离婚时有过错方配偶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2.html -
了解详情
的父或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也就是说,探望权不是产生于父母之间的协议,也不需要法院判决确认。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确定,探望权也同时成立,非直接抚养一方父或母 损害了其子的身心健康。案例2、周某某与孟某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1999年9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女由孟抚养。后双方因探视权纠纷再次诉至法院,海淀区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35.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害,以及分割财产时适当照顾。一般来说,法院只会择其一,金额也非常有限,几万之内。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不过,民法典却在别的法律处留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9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