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对民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起到补充的作用,其对经济发展和立法发展的历史影响不容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出现了“民法商法 进行总体管理、监督,同时肩负着组织、协调的职能,使个体经济利益与社会经济利益协调发展。因此,当代经济法是对经济的平衡协调法。从企业来看,商法虽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63.html -
了解详情
着应有的调整作用。可以预料,《合同法》的施行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合同法》由分立到统一适应了 为‘政府’经济合同,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体现政府意志或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的合同,在此基础上完善经济法对它的调整。”(注: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垄断法直接规定了刑事责任,也是经济法社会性的表现之一;它表明了经济法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无疑,经济法的社会整体调整机制具有综合性,与民商法 的真实性和适用性。产品质量,从微观上讲,关系到交易双方的目的能否实现;从宏观上讲,则是影响一国资源优化配置、关系国民人身安全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2.html -
了解详情
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二)从理论到实践-经济法追求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1.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在法益结构上除忽视 效果,因而难免限制或鼓励某一经济领域的发展,从而也影响该领域商事主体的发展。而从竞争法的角度而言,这就是市场准人上的一种障碍。就具体领域而言,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0.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一种对等。但是,经济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并不影响经济法主体各自享有的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一致性,因为我国宪法不允许也不承认只享有 的最优化配置,这一点也体现了经济权责一致原则的基础性。经济法对主体权利、义务的配置对社会整体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如果能够以经济权责一致原则来实现经济权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html -
了解详情
都应有权利和手段去主张自己”。四、经济法独立的外部条件经济法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对法律体系提出挑战之后的回应。随着经济的增长,“法律体系被要求负起双重任务 成本”。[11]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民商法的调整机制甚至根本无能为力,比如,一名经营者诚实经营,企业日趋壮大,足以影响竞争秩序,但他并未利用其强势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2.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个时期纵向关系为主论。在“纵向关系为主论”中目前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经济法理论是李昌麒教授提出的“国家需要干预论”。按照这一观点写成的《经济法学》成为 即法域观、利益观、权力观。(一)法域观。刘文华教授认为经济法对传统法律、法学有所突破的十个方面中,有一项突破是,在调整对象理论上,突破了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1.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法说”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某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颇有影响的经济法学说已经逐渐地被放弃。顺应 违例犯规时,裁判员就要主动干预,对犯规的运动员及时判罚,以恢复竞赛秩序并保证竞赛的公平进行。经济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情同此理。复次,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73.html -
了解详情
地进行。共调查538人。为对比研究以了解法律人和非法律人之间的观点差异及不同学历、社会经历对其观点的影响,本调查在两组6类共12群人中进行。(见表 路径解决产权冲突问题能力有限,这就增强了市场及其主体对政府干预的需求。经济法与民法因此在产权冲突问题上有了共同的功能,只是路径有所差异,交易成本成了这两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1.html -
了解详情
,却不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而行维护局部私利之实,非法干预正常的市场调节机制,从而影响了整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因市场机制缺陷而带来的一系列 经济法自身发展之必然。综上所述,平衡和谐原则是经济法以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的直接反映、突出体现和理念性原则。平衡和谐是对经济法治下经济环境状态最贴切最美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0.html -
了解详情